科大学人

用音符谱写青春 用歌声唱出梦想——校十佳大学生谭文静

  谭文静,艺术学院03级音乐专业学生,校十佳大学生。灿烂的笑容,大方的穿着,有着天生白净的皮肤,黑发微卷,眉清目秀,显然她不太文静的性格和她文静的名字形成了鲜明对比。站在面前的谭文静着实让们我有些吃惊:这样一个开朗大方的女孩和资料上那个获得众多荣誉的拥有者是同一个人?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谭文静在她成长的舞台上,用一个又一个音符,唱响了一曲华美的音乐,同时也用歌声在畅想着她以后的音乐之路。


  这是如何美妙动听的音调,让我们一起静听……

 

她有一封没有寄出的信,只写给梦想

  在正式采访谭文静之前,我们采访了她的好友郑瑞雅。这个小巧的女孩至今记得大一的时候,谭文静像英雄一样帮她拎着开水瓶直奔六楼的情景。在她眼里谭文静是一堵墙。“她有一种爆发力。”郑瑞雅说。爆发力来自哪里呢?我们想也许只是因为有梦。“没有梦想就会丧失方向。”文静这样对我们说。文静很小的时候,父母忙完农活闲下来的时候总爱抱着她哼上几曲小调,耳濡目染下,她便从这纯朴的声音里初识了音乐的美妙,由此也爱上了唱歌。小的时候唱歌仅仅是因为喜欢,而当她真正开始自己的音乐学习之路时,她希望音乐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学音乐也很偶然。高中三年她一直是学校电视台的新闻主播,并常常参加学校各种大型文艺活动。高二的时候,班主任从一群蹦蹦跳跳嘴里经常哼着无名小调的小女生里发现了文静,他敏锐地感觉到文静很有天赋,于是就向学校里的音乐老师推荐,说,这个孩子还不错。就这样,她去学了音乐。从视唱、练声、认谱开始,她的音乐老师为文静打开了一片全新的天地。文静告诉我们:“爱唱歌和会唱歌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她的音乐老师让她明白了其实唱歌里也还有那么多的学问。那时候,她常常在一天的苦练结束后,坐在空荡荡的练声房里想起她一直崇拜的偶像宋祖英,她说她一直很喜欢她,一半是因为她的歌声,另一半是因为宋祖英和她有着相似的生活背景,她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振翅一飞,鸣九天。


  在文静的书桌里躺着一封没有寄出的信。收信人是廖昌永,是目前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极少数杰出的中国歌唱家之一,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我知道这封信没有办法寄出。”提到这封信,文静说。这封信写于2003年。那个时候文静读大一。学院组织他们观看了关于廖昌永的短片,介绍了廖昌永的成长经历,这个从大山里走出的著名的音乐家深深震撼了文静。她说她一边看的时候就有点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手舞足蹈的。而当廖昌永深情地唱着《老师,我怎能忘记您》时,她深深地被感染,热泪盈眶。看完短片后,她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回到寝室,她拿起笔,一蹴而就,写下了这封信。写完后,她才知道这是一封根本没有办法寄出的信。她说,她只是想鼓励自己。鼓励自己沿着音乐之路,坚定而执着地走下去。她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廖昌永一样,成为世界知名的音乐家。


  现在,文静离成为一个音乐家的梦想还很远,但是她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收获,都让她一步一步逼近着梦想。

 

她不是最优秀的,但很能拼

  “我不是最优秀的。”文静这样对我们说。我们相信这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女生的谦逊。在艺术学院,音乐系实行分流考试制度,考试成绩不达标的同学将被分下来重新选择与音乐相关的其它专业,因此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被筛选下来,而文静就是留下来的人中间的一个。留下来的人里面,她的嗓音不是最好的,她音乐方面的基本功也不是最扎实的。但是每年无论是专业成绩还是文化成绩,她总是最好的。


  “要想学好学精,就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她一直记着石峥嵘院长入校时对同学们说的这句话。她相信后天的努力定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大一的时候,她几乎全天都泡在琴房里练琴练声。大二的时候,她和她同学约定好一起早起练声,常常她们去琴房的时候,琴房还没有开门,她们就等着开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下了很大的雪,她们仍然坚持一起去练声,相互纠正错误。她说那是她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


  刚进大学的一段时间里她状态不是很好。钢琴还刚刚入门,视唱练耳也老不能达标,还有乐理啊,声乐等一大堆专业课程,弄得她晕头转向。有次她有个老师说她唱得还没有另一个同学好。文静听说了之后,大哭了一场。步入艺术殿堂的道路是如此艰辛,其专业知识的博大精深也远远超过了她的想象,这时她似乎才真正明白,要达到自己所追求的艺术顶峰,还需要很长一段孜孜不倦的奋斗。哭过之后,很快她就振作起来,她知道老师也是为了鞭策她,她更加地努力了。“她很能拼。”郑瑞雅说。文静是个从来就不肯在困难面前认输的人,初入大学的迷惘反而成了她前进的动力。


  文静的拼劲表现出来就是自信。她的自信不经意地从举止言行中表现了出来。大二的时候,他们班重新选班委,当时文静并不在学校,可是大家一致选了文静做班长。当班主任打电话通知文静当上班长的时候,她还在赶往学校的路上。大家都信任她。
    大三的第一个学期,音乐系的两个班打算自己做一台舞会。做出这个决定很容易,但是实施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钱是我们最为头疼的事情”,文静想想这件离现在并不远的事情说,“晚会的服装、灯光、音响,都是需要钱的。”她们在学校外面的一个琴行拉了一笔赞助,但是很快琴行就单方面毁约,拒绝提供这笔赞助。很多人开始退出,原计划十一月上旬出来的晚会,时间一推再推。文静组织两个班的班委开了一次会。她说,这个晚会到底办不办?现在消息已经放出去了,不办丢人,如果没有办好也丢人。当时意见仍然难以统一。只有文静等几个人坚持办。他们两个班用班费自己凑了400块钱,衣服是他们自己动手用二块钱一米的布做的。这场集舞蹈、唱歌、舞台剧为一体的晚会,最终在十一月份末的时候上演了。晚会上,文静又唱又跳又做主持,她欢欣的面孔后,又有多少疲惫不为人知。


  她默默用自己的努力弥补着自己先天的不足。

 

她曾经背水一战,在涅磐中成长

  “那是最艰苦、最寂寞的一段时间。”文静这样概括她在湖南师范大学培训的经历。高三的第二个学期,她去师大进行培训。每天早上五点多就从床上爬起来,在师大的南院,对着一个小湖练声。再就去上课。上小课很贵,每次100元,还有琴票费。由于是在培训的高峰期,她往往为了上一个老师课而等上一天,终于见到老师后,老师说,你明天再来。“满地都是学生,他们不在乎的。”文静说。于是第二天她就只得第二天再去。上课的时候,她总是绷紧神经,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更多的时候,她呆在琴房里,练习基本功。


  十点回到寝室,依旧还要投入书山题海的复习中。那段时间,下了课,很多同学就去逛街购物了。但是在长沙的那段时间,文静没有上过一次街,没有为自己添置任何东西,她知道自己来师大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她知道如果自己此次不能考上大学,那么她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那么音乐之梦,又将如何实现呢?她惟有背水一战。

 

  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她的专业有了很大的突破。声乐、视唱练耳、钢琴都在那一个月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也是收获最大的一个月。”文静这样总结道。


  想起这关键的一个月,文静颇多感慨。她有一个天生条件和基础都很好的师妹,很有希望能进音乐学院的。但是正在在师大培训的短短的一个多月里,过度放纵自己,致使学业荒废,最后连一般学校的音乐系都没有进。

 

她差点放弃了音乐,因为母爱而继续

  “我曾经想过要放弃。”“我适合唱歌吗?”她曾经自问。如果我们把文静的音乐之路用音符画出来,应该是说从高二是一个音符集中的时间段,到高三的第一个学期,却出现了断裂。由于高二近乎疯狂的练声,并且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她的嗓子出现了问题,她患上了慢性咽喉炎、过敏性鼻炎。对于一个想在歌唱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人来说,慢性咽喉炎无疑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天险。就好比是一个想在跑道上驰骋的运动员失去了大腿一样。高三的那个冬天,她不能说话,一旦说话嗓子就像针扎一样痛。所有有关音乐的梦想,就在另一岸,她只能张望,无法到达。几乎是山穷水尽了。但 是她仍然无法舍弃爱好的音乐。她常常在上课的时候,让心回到音乐殿堂,她的书桌里仍然放着一些乐理方面的书。甚至在早自习的时候,人家在大声地朗读英语,她仍然不自觉地把书拿出来对着上面的五线谱忘情地哼起来。只是当周围的同学提醒她的时候,她才知道自己已经不能再唱歌了。


  转机是母亲带给她的。她还记得母亲赶到学校的那天。母亲对她说:“你继续学唱歌吧,我找到了治好你喉咙的办法。”至今文静仍然不知道母亲是从哪里找到的那一味偏方。用大蒜、冰糖、红糖、蜂蜜放在一起熬。当然药治愈慢性咽喉炎,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直到大一的第二学期,她的慢性咽喉炎才算是彻底好了。她很幸运。


  谈到母亲,文静充满了感激之情。她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母亲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并不能操劳,家里仅靠几亩农田,母亲农闲的时候做一做小生意。并没有闲钱让她去学唱歌。但是母亲听说老师推荐她去学唱歌后,极力支持。文静说,她的母亲小的时候也是喜欢唱歌跳舞的,只是因为是富农出身,所以并没有机会。而母亲看到自己的女儿有机会去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的时候,欣然同意了。她知道这需要很大的花费,但是她对文静说:“孩子,我再怎么累,也要把你送进大学。”


  去年,文静和以前的初中同学聚会,很多同学都有了小孩。现在回想起来,如果不是母亲的支持,她也许只能在偶尔唱卡拉OK的时候,才能想起,她曾经也有一个成为歌唱家的梦想。文静很感激她的母亲,她说,她有时候走在路上也会笑起来,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母亲。


  现在她能做家教挣钱了,业余时间还帮出版社翻译了《中老年人喜欢的歌钢琴配弹118首》。她从上大学以来只交过第一年第一学期的学费,其余学年的学费都差不多都是自己利用奖学金、打工挣来的。

 

  谭文静喜欢居里夫人的一句话,“理想的琴键只有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妙的乐章。”也正是因为有像歌一样美丽的梦萦绕着她,唱歌才对她而言,不单单是生命的寄托,更是她一生前进的动力。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