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学人

以责任的名义奋斗不止——记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师周丽萍

  认识周丽萍是由学生夸奖她是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漂亮女教师”开始的,走进她的生活我们发现在她漂亮自信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为学生负责到底的真诚的心。她以极其充沛的精力挥洒着青春与生命的活力,并将一种属于其独有的幽默、豁达、热情传递给学生。 

“家庭对我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今年32岁的周丽萍,生长在湖南省邵阳一个偏远、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做为家中的老大,她担负起照顾三个弟弟的重任,除上课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帮助父母干农活和家务等事情上。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养成了“当天的事情当天完成,并且又快又好”的好习惯。她从小好学上进,学习成绩优异,并顺利考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刚上大学,她在老师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份勤工俭学的工作。在之后的四年里,她还兼职过家教,和伙伴一起做卖卡片及笔记本等小生意,大学期间所有学费和生活费从不伸手向家里拿。虽然为生计花了很多时间,可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拿了奖学金也从不乱花,而是存下来作为弟弟的学费。性格开朗的她课余生活也非常丰富,跑步、打篮球和跳舞是她至今仍非常喜爱的运动。 

  回忆起“忙碌”的求学生涯,她心中没有丝毫的抱怨,更多的是感激,感激父母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感激生活让她领略到了勤劳的美。毕业后,她把这两种美好的品质带到了教师工作中来。在很快适应了工作后,她经常跑去听老教师讲课,并做了大量笔记,同时还经常翻阅买来的参考书及大学的课本。学生们很快喜欢上这位“风风火火”的新老师,亲昵的称她为“萍姐”。  
   
    “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我是你们的朋友”  
   

  周丽萍自2000年到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以来,几乎每年的德育测评学生都给她打了最高的分数。在课堂上,她以微笑和自信感染每一位学生,并用激情、幽默引导他们走向求知的象牙塔。几年来她坚持每堂课都提前15分钟到教室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在这门课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对其认真思考后写入教案。周老师所教的课程为《工程热力学》基础课,学生普遍头疼于大量的公式和繁琐的问题,她争取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深入浅出地解释一些定义,偶尔还出一两道脑筋急转弯来提高大家的兴趣。同时她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她先用自己的思路推导一些过程,让学生继续进行演算,并鼓励他们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在06年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讲课比赛中,周老师以她独有的热情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捧走了一等奖。  
   

  令学生佩服的是她不用看教案也能把课上得很出色,当记者问到她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时,她只是乐呵呵的说:“没什么秘诀,只是我从小就有着‘笨鸟先飞’的意识,念书时学会先预习,现在教书也就是提前备课而已,或许我比别人多了一点勤奋吧。”周老师并不是“笨鸟”,大学时她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坚持,才能在学习工作两方面游刃有余。而今她仍不断思考好的教学方法,并将之应用于实践,通过几年的思考、运用、总结三步曲,自然早已将书本印在心中,也不枉同事、学生称她为“活教材”。  
    

  虽然不看教案上课,但我们应该不难想到一本好的教案才能让她如此轻松自如地授课。在2005年末,周丽萍的教案《工程热力学》被评为了校级优秀教案。翻开她手写的教案,尤如印刷体般工整的字体让人眼前一亮,每章每节以及每堂课的重点她都写得非常详尽,并把详细要讲的内容打上记号,同时在每一轮教学后对其不断总结、不断修改和完善。  
   

  这些详尽的教案不仅仅在教学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做好了准备。为了迎评,学院需要大量教学的原始材料。周丽萍因平时注重教案以及相关材料的整理而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本科目的任务。那时侯,有些老师出差在外,她主动揽下他们的材料整理任务。院长在回忆起评估时候的情景时,说:“周老师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每当院内工作出现困难,她总站出来把工作接下,并完成得很出色。在这次迎评工作中,她的人格魅力再次得到了体现。”  
   

  确实如此,周丽萍在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眼中,“责任”是她身上最大的闪光点。周丽萍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每带一届一学生她都会在第一堂课上说这么一句话“在课堂上我是你们的老师,在生活中我是你们的朋友”。她以真诚面对每一位学生,确确实实履行着自己的承诺。  
   

  认真负责的周老师受到每一届学生的好评,至今她还对所教过的学生有很深的印象,有些女学生跟她的关系亲密得像姐妹一样,有着几年班主任经验的她在2005年遇到了“难题”。在接到带班任务的时候,她从别人那里了解到班级是这样一个情况:班内成绩两极分化,有几个学生因补考科目太多极有可能拿不到学位证,班内学习氛围不好,学生上自习的意识很淡薄,沉迷于网吧的学生不在少数,班级凝聚力不强等等。此时班级已处大二,“后妈”角色就更不容易扮演,但她没有犹豫,毅然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  
   

  她用最短的时间了解班上所有同学的基本情况,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找个别同学进行谈心。其他班级的班会一般只到九点半,而她主持的班会每次都到十点半甚至十一点,她请每一位同学都在会上谈最近的生活和学习,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从第一次没人愿意说到后来每一位同学都徜开心扉,她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理解。  
   

  在与学生交流当中,她发现他们成绩差并不是因为不愿意学,而是长时间缺少引导和鼓励,有些则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她在总结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又结合当前的教学情况后,向同学们进行学习上的指导,并在班上制定了互帮小组以及奖惩制度。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了成效,有位男生由“天天上网吧”转变为了“天天自习吧”,同学们开始为四、六级努力,基础较差的同学也对学习充满了信心,“后进赶先进”成了班里学习氛围的写照。 

“我和女儿是好朋友”  
    

  对于周丽萍这样在事业上倾注了很多精力的女性来说,家庭也占据着人生中很大的一部分。周丽萍有一个五岁的女儿,虽然由于工作,与女儿相处的时间相对少很多,但这并不影响她们之间的感情,平日里,她们象一对亲昵的好朋友。 
闲暇时,她会带着女儿到家附近的农田逛一逛,教她认识一些动植物。令她惊喜的是,这些生活的小插曲在无形中给孩子带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女儿的观察能力有了提高,而且喜欢翻看相关的儿童刊物并准时收看每期的《动物世界》。从小为农活忙碌的周丽萍经常教育女儿要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很少带她去吃麦当劳和肯德基,还适当地让她做一些家务,这并不是不疼爱孩子,相反,是希望她能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女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她坚持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但她仍以“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且又快又好”来要求。渐渐地,女儿养成了预习、完成作业、复习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最近一次六一儿童节文艺晚会上,女儿在台上十多分钟的英语演讲让周丽萍开心不已,把手掌都拍红了。 

  “我们怎么对待生活,生活就怎么对待我们。”是周丽萍最喜欢的一句话。从她办公室向外边望去,可以看到一排排葱绿的树木。这位乐观的女性,看着窗外就仿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周丽萍以她一颗真诚的心,鼓舞着在求学路上磕磕绊绊的学子们,相信,在这个不太容易让人感动的年代里,她这位园丁定能收获更多更多的掌声、理解和感动。


相关附件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