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随笔

遇见·毕业季

被大雨困在了十教,觉得无趣,便踏入了齐白石艺术馆。运气使然,竟刚好赶上了这届毕业生设计展。

偌大的场馆内空空荡荡,任由我独自带着氤氲的水汽跳跃在作品之间。

沉默是水中偶然投进的石头,我没有说话。一进去便被那几片悬在空中的白吸引了视线,那样轻,那样飘逸的,一气呵成的线条连绵出纯白的形状,似云遮雾罩晃眼望到青山叠嶂。再定眼一眼又像游鸟了,张开双翼肆意而飞。飞入云雾中牵动风弦,云被吹得斜了形态,散成几团却还互相曳住如飞起的雪白浪沫,潇洒畅然——走近,看见作品名,原来刻的是流云。一眼没能认清形状,但那自由肆意的姿态,已经深深印刻了下来。

馆内的静穆渲染了我。在一排排倾斜下来的作品前,唯有脚步与注视。作品多样,风格不一,有纸笔铺陈,有雕塑起伏。古风古韵的花鸟图生长在淡黄的宣纸上,现代生活气息浓厚的景象被细致地还原;历史人物被玻璃钢重现,四大神兽浮出墙面、尽显浮雕的魅力。这些作品有凭傲人的实力取胜,也有以巧思夺人眼球。但不可否认,每一件都饱含作者的情感,无论是对社会现象的评判,或是对艺术的独特诠释,这四年的成果凝结将会是他们一生的标志。

对于这些充满多元能量的作品,好像并没有过多的“支配”,它们没有被按照体裁或是题材而进行先验主义的部署,而是自主的排演。所以我总是满怀期待地去欣赏下一个作品的。一楼中心展厅里好几幅油画也许都是以“生活剪影”为主题,每一幅都诠释着“烟火气”。从围着乡下土灶说笑的家人们到集市口摆摊卖菜的老人,从周六早起打游戏的室友到在墙角独自阅读的女孩,每一张剪影都鲜活到能勾起观者的某段回忆。

记得眼睛曾被一幅画抓住了特别久,画面里是马头人身、象头人身或是狗头人身的“人们”在挤地铁,第一眼就让我想到使用同样把人动物化的的动漫《奇巧出租车》,久久驻足之后却想到黑塞的《荒原狼》。作品题为《共生》,共的不仅是这群迷途的动物,还是我们包含着的动物性与所谓人性,合和共生之下方能摆脱绝望,找寻到愚蠢生活的意义。

在一众书画与雕塑作品之中,这个取名《自由》的羊毛毡作品实在很难不吸引人。被塑造成花瓶模样的女性身体,掏空的腹部旁驻足着蝴蝶。乳房和内凹的腹腔又好像一个惊恐状的表情,仿佛是在大喊着“反物化”“要生育自由”。这样的展览怎么会缺席富有女性主义色彩的作品呢?这样大体量的作品,是呕心沥血出的表达。

剪影也好,反映碎片化符号化的社会问题也罢,这些毕设是自由的,在努力地打破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间的壁障,发出稚嫩但有力的话语声。我于是也极力笨拙地去描绘我所体悟到的抽象的感触。文字与绘画不同,但我想,笔尖与笔尖,总归会有什么是相通的。

雨停,再出来,看着门口竖立的印着学长学姐照片的展牌,恍如隔世。我惊叹于他们或搞怪或清秀的外表,很难将之与方才看过的艺术品联系在一起。里面是他们独一无二的精神世界,是他们看向这个世界的眼光,无论照片上的他们多么风格多变,他们的思想留在这里,给予一届届新生启迪。

我结束了我的阐释。而它们的可能性没有结束。

上一篇:绮食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