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2日,我校召开中层干部扩大会议。党委书记肖国安在会上做了《两年工作回顾与今后工作思路》的报告,校长田银华主持了会议并就校级后备干部的选拔作了说明。在家的校领导,副处以上干部,正高职称人员,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党委成员,近三年离退休的校领导参加了会议。
肖书记在报告中回顾了学校合并融合两年来的主要工作,分析了学校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并对下阶段的工作思路作了说明。他说,湖南科技大学的诞生是我们科大人的共同心声,两校合并达到了优势互补、实力相聚的目的。合并融合后所产生的合力正在彰显,学校发展势头良好。两年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合并融合工作进展顺利、学校竞争力明显增强、办学格局及运行机制已基本建立、师资队伍状况逐步改善、学科建设显现喜人局面、教学秩序稳定、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等。肖书记同时强调,两校合并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更是考验和挑战。学校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应认真思考“建设怎样的科大,怎样建设好科大”这一问题。他指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改革、提高、质量、特色”的方针,认真落实“21工程”,即树立一个目标:“省属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明确两个定位: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建设三个基地: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抓住四个重点:教育质量、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处理五个关系: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遵循教育规律与遵循市场规律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德与才的关系、党风与学风的关系;落实六条措施:以人为本,依靠群众、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从严治校,严谨治学、强化科研,提高水平、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立足长远,稳健发展。努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可持续发展。到2005年,完成深层次融合,基本建立大学的办学格局;2007年力争博士点零的突破,少量学科进入省内一流;2010年,力争国家级重点学科零的突破,基本实现预定目标。
接下来是民主推荐校级后备干部。田校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选拔校级后备干部的重要意义。他说,培养选拔后备干部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的战略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就我校而言,建设一支数量充足、政治业务素质好、结构比较合理的校级后备干部,是实现我校领导班子正常的新老交替,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的需要,是确保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我们一定要从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能够代代相传,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胜利实现的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后备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他还宣布了校级后备干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资历要求:(一)基本条件: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问题;2、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本职工作业绩突出;3、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4、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勇于负责,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潜在素质和外在能力。一般要有拟任职务下一级的两个以上岗位或部门的领导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工作能力;5、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朴实,清政廉洁,勤奋敬业,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6、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全局观念,善于集中正确意见,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对于党政正职的后备领导干部还应具有较强的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工作能力,民主作风好,决策能力强,能在领导班子中起凝聚核心作用;7、作为高校校级后备干部,必须忠诚教育事业,懂得高等教育规律,熟悉高等学校工作,热心为广大师生员工服务。(二)资格要求:1、正校级后备干部,一般应是副校级干部,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正处级干部,也可列为正校级后备干部;副校级后备干部,一般应是正处级干部,特别优秀、发展潜力大的副处级干部,也可列为副校级后备干部。2、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三)年龄要求:校级后备领导干部应以40岁至45岁的领导干部为主体,40岁以下的干部要有一定数量。
随后,与会的169人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了4名正校级后备干部和9名副校级后备干部。
此次民主推荐还仅仅是选拔后备干部的第一道程序,经党委讨论提出初步建议后,省委组织部考察组将来校考察,入选名单将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最后报省委组织部考察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