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首页>新闻头条

校附属医院改革初见成效

作者:龙佳 苗苗 日期:2004-11-11 浏览:49

 

    从今年4月开始,学校陆续推出新措施,积极探索附属医院改革模式,后勤改革在这里悄然掀起。半年过去了,我们欣喜地看到,附属医院各项工作有了较大的起色,特别突出的是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服务态度、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改观。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和管理体制,使学校后勤负担日益加大,难以为继。随着我校合并融合的进一步深入,原有的后勤体制愈来愈不适应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学校党委决定以医院为试点,积极探索后勤系统的改革。今年4月,学校专门成立了附属医院合并改革领导小组,校长田银华亲自担任组长。按照“高标准,严程序”的原则,学校对附属医院进行了清产核算、财务统一和班子组建等。6月份,通过民主推荐和严格考察,新的领导班子顺利产生,袁克俭任院长,艾北光、王莎任副院长。上任后,她们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积极配合学校关于附属医院合并改革的整体部署,带领附属医院党员、干部和职工辛勤工作,在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协调人事调配和劳务分配、提高服务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新班子还通过召开医务扩大会议、党员大会和个别恳谈等方式,进一步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对融合、改革的认识,对人员流动、两校区机制的统一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耐心细致地做好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打好了群众基础。
    当然,改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的同志对附属医院的合并缺乏一定的认识,转变观念不够,舍不得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顾虑重重,惧怕改革;有些人误认为后勤改革在医院的试点是把附属医院打入“另册”,情绪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医院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硬件跟不上,资源利用率低,人浮于事的情况也有存在。此外,医院改革面临着“一校三区”(我校附属医院由南校区、北校区和雨湖校区三个校区医院合并组成)的事实,地域广,管理体制不同,认识不统一,步调难一致……这些均给改革带来了巨大阻力。10月13日,在专门召开的全体医务人员大会上,唐果宁副校长做了《明辨是非,弘扬正气,进一步推进我校附属医院合并改革》的讲话。他指出,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心态,辨明是非,弘扬正气,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尤其要注意正确处理好医院改革与为学校服务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和工作主动性与劳动纪律的关系,努力成为具有优质服务、医德高尚、管理科学、医术精湛的医院。为进一步推动医院改革的步伐,校党委还于10月14日派出了由组织、监察、人事、后勤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组。工作组积极配合支持医院领导班子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通过召开动员大会、院务扩大会、党员大会、党员民主生活会、个别访谈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2、加强劳动纪律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如实行上下班签到、打卡制度等。3、通过调研及时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工作仅一星期,上班迟到、早退、串岗、溜岗的现象明显好转,服务更加热情,医务人员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善。更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对改革已经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逐渐意识到,只有不断地适应与创新才能获得最大的“奶酪”。工作组的同志介绍说,这些还仅仅是第一阶段的工作,以后还要在实质性的融合改革上作文章,如统一管理模式、制定人事调配规则和劳务分配方案等。
    的确,改革是艰难的,但是改革的成效却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钦佩领导者的胆识、魄力,感叹医院职工的团结奋进,坚持不懈。同时,我们期盼医院改革能步入更为理性的轨道,也呼吁全校师生更加关注附属医院的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