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教学礼拜”之后,5月8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大力出击,集全院领导、老师于土木楼201会议室,开展“基于多媒体课堂教学技法研讨会”,就部分老师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研讨,切实将 “教学礼拜” 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
研讨会上,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钟新谷、副院长谢献忠与陈秋南、王丽、刘登、刘锡军等老师一起现身说法。大家一致认为,多媒体教学是“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的重点,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老师们必须适应并做好多媒体教学工作,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而不是让它成为教学偷懒的工具。
地质系“豪放派”老师刘登以电影《阿凡达》和苏丹与南苏丹的油田争端问题引出课题,并在题为“成矿预测方法”的演示文稿中插入了身边老师与学生课外实践的图片和短视频,用自己幽默诙谐的语言,展示出老师的风采,也将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讲课生动活泼,与课件的贴合度高,与时事相结合,刘锡军教授称赞他的多媒体制作是“声、光、电的完美配合”。王丽的多媒体教学则注重教与学的结合,突出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传授学习方法、回顾上节知识,以图片为切入点。
随后,刘锡军教授对多媒体教案的制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指出,多媒体教案的制作要根据教学要求分类进行,演示类、叙述类、构造类等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制作者制作之前要收集资料,适当结合“拿来主义”,充实教案;制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应用背景音乐、图片、视频,使其与文字和讲解结合起来,构成 “立体化” 教学。
“制作课件要像编写教材一样投入,甚至要比编写教材更加投入。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的,能够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课件才是最好的。”校督导团督导邹植民在研讨会尾声强调。此外,他还结合自己听课的感受,建议老师在制作多媒体教案时要考虑细节,如字体大小,肢体语言,与学生的交流等。
此次研讨会,有校督导团专家杨孟达、邹植民,以及土木学院60余名老师参加。这是“教学礼拜”周结束之后,首次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大型课堂建设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