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石油大学博士生导师曾联波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主题为“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学术报告厅召开。报告以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面临的问题切入,围绕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等四项非常规油气勘探的开发进展进行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016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65%,天然气达到34%,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是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曾联波首先介绍了非常规油气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了我国致密油、致密气、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量丰富,但开发难度大的当前问题。随后他对页岩油气、致密油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进展、开采利用程度展开了详细的解说。
在分析我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时,曾联波通过横向对比、纵向分析,解说了我国目前对于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利用的现状。他表示,我国已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目前,页岩油气在我国分布范围极广,3500米内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油气质量和勘探开发技术同样需要进一步提升。“致密油在研究进度上形成了致密油储层的微观储集空间表征技术,我国在煤层气和天然气方面已经初步建成了三个煤炭生产基地。”他分析了致密油存在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天然水化合物的开采方法。
此外,曾联波还指出了下一步我国油气发展方向,并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积极研究,为使我国油气保质保量做出努力。提问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曾联波耐心地一一进行解答。
新闻链接:
曾联波,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石油学报》、《石油科学通报》、《Petroleum Science》等学术期刊编委,非常规油气协同创新中心PI。主要致力于裂缝性储层和非常规油气储层形成、分布与评价预测方面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三大石油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APG Bulleti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专著4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0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