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8日,即本学期第10周至11周,是我校新一轮“教学礼拜”主题活动期间。此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以“反思·改进”为主题。期间,各相关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积极反思工作或学习,聚焦教学礼拜新变化。
出台新策:关注质量重反思
五年实践中,我校“教学礼拜周”趋于完善,10月17日我校印发了《湖南科技大学“教学礼拜”主题活动实施纲要(修订)》。与2012版纲要相比较,新纲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反思的理念,强调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活动的全员参与以及工作的统筹协调,并提出了要建立“礼拜教学”的校园文化品牌。
人文学院副院长聂志军对新纲要十分赞同。他认为,教学礼拜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这有利于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让老师们俯下身子了解学生需求。而将“无会议周”和“评价、改进”写进新纲要,则是为了督促我校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整理和反思工作,全心投入教学研究中。
认真学习新纲要之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火焰对“教学礼拜”有着深刻的思考,他表示,“教学礼拜周”是让教学回归本质,它体现了一个高校尊师重教的学习氛围。新纲要的出台,更加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卓越人才培养,更加关注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加重视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二是当前审核性评估的达成度,它对学生教育培养的质量至关重要。土木工程学院也会积极部署,实施新措施,将新纲要精神贯彻下去。
礼拜教学:师生共筑好学风
本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中,全校师生总动员,齐齐做好礼拜教学。每个教学楼大厅,挂起“反思·改进:深入推进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红色横幅,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师生交流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严查学生到课情况、人文学院举办专题讲座、各个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随机到班听课、各学院学生干部督察学生方方面面等等。
作为此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牵头单位,教务处召开了处务会,所有处级领导以及副科以上干部全部到场,反思前一阶段的教学服务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优缺点,并积极商讨接下来的工作计划。教务处处长杨清积极部署两个层面上工作的开展,一是各个职能部门要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此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二是学院和教学系部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老师们反思课程课堂工作、学生们召开教学礼拜主题班会等。
“大二是大学的重要时期,但还有很多同学的自制力不强,‘宅’在寝室打游戏,甚至逃课早退。学校通过‘教学礼拜周’,来督促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很好的做法。”在教育学院召开的“反思·改进”主题班会上,16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段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她也希望学院可以加强班级自主管理,各班班委依据专业特征有针对性的调动班级同学的学习自主性,带领同学们走出寝室、走向操场、走进自习室。此外,还有不少学生代表就提高课堂活跃度、提升课堂质量、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校园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展望未来:特色文化助教育
新纲要提出,每学期“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中心环节,第10至11周为教学专题研讨周;1-9周和12-20周为“教学礼拜”主题活动的建设与整改时间。同时,“坚持建设文化品牌原则”也成为新纲要一大亮点。
学工处处长尹风雨指出,以此次“教学礼拜”主题活动为契机,我校将开始推动“教学礼拜”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使重视教学、认真教学成为一种思想和行为自觉。为此,我校将着重“四点”建设:一是以整个教学为中心,每个学生工作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学风建设;二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让学生严于律己;三是为学生搭建各种平台,助力学生成长成材;四是各职能部门配合教学工作,教与学互相联动,做到全员育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惜群肯定道:“教学礼拜周”主题活动是师生学习的一个契机,应该长期的坚持下去。它不是一两周的事,而是每一天的事。”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正积极响应十九大号召,做好教育工作。下一步,他们将推进专题教学改革,将传统优势与网络信息技术融合,引入“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吸引力。同时,他们还会积极开展公开课,用竞赛的方式促使教师教学模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他们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的吸引力,零时差地做好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