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短绳上系着一柄锤子,绳子的另一端拴在一根木筷上,木筷前段仅仅一厘米处抵着桌子,锤子竟然就这么神奇地挂在那里。“图示究竟可不可行”这样的热门贴吸引着网友的广泛关注,一直以来,网上存在不少质疑,“假的吧。怎么可能做到?”“肯定是钉了钉子”等等言论频出。
彭剑老师结合这一热门话题,在课堂上发问。学生们激烈讨论,跃跃欲试。做实验,翻找理论支撑,为寻求答案,一通“折腾”。“实际上,图片所展示的很容易做到,运用到的无非是我们静力学当中力的平衡原理。接下来,就让我们系统地学习静力学的知识。”
在授课时,他往往会像这样选取生活或工程案例,来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为什么说《泰坦尼克号》电影中的那块木板可以让杰克也活下来”“为什么煮饺子时加几次冷水可以增加嚼劲”“小黄车主要受力构件为什么采用钢管而不是钢筋”“原湘潭标志性建筑‘马踏飞燕’的原理是什么”,在他看来“大学培养的是思维”,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和生活中怎么去运用,学生才能学通、学懂、最后学好。
除了融会贯通的理念,他还坚信只有自身精通,才能在授课时游刃有余。从2013年入校就职以来,他始终不断充实自己,在他的书柜上有各种版本、甚至包括国外译本的力学知识教材。他不断摸索,不断练习,直到现在也保持勤做习题的习惯。每学期他都会更新一次课件,及时将新的科研成果和题型补充进去。
6月下旬,他在我校第三届教师课堂竞赛决赛中获工科组的第一名。除此之外,作为我校土木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主任,他在科研方面也成绩斐然,他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1 项,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 1 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 1 项,主要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等 3 项。并在工程力学、振动与冲击、应用力学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EI 收录 15 篇。
彭剑在自己做科研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和鼓励学生参与力学竞赛。2015年和今年都是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举办的时间。在彭剑眼中,这个全国赛就像是检验学生水平的一次大考试。彭剑和其他几位老师,往往要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利用周末的时间为参与竞赛的学生“充电”。每到这时,他常常要陪同学生奋战到深夜11点,甚至到凌晨一两点,有的考研学生在教室里看到老师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就拿着题目前来询问,彭剑都会耐心地为他们解答。
今年已经毕业的张改就是他经常指点的学生之一。感念老师教诲的她,在火车上给老师打电话时,忍不住低声啜泣。“彭剑老师是我见过的最勤奋的老师,考研的日子里,每次从土木楼下经过,经常能看到彭老师办公室还亮着灯,我也借此来警醒和鞭策自己。我们亦师亦友的关系也不会随毕业有所改变,相信彭老师将会更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继续在研究领域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