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熊卫教授来校宣讲心理健康

作者:文/李嘉轩 刘蓓 图/陈勃鑫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6-04-27 浏览:48






  “独来独往、自我封闭”、“连续长时间发呆”、“行为懒散、精神萎靡”、“表面看起来很正常,私底下非常绝望”……讲座上,熊卫教授为大家细数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
4月27日下午,第十一届心理健康月活动系列讲座在综合楼五楼报告厅开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熊卫教授应邀来我校宣讲,向在场数百名师生分析大学生常见精神卫生问题的识别与处置方法。

  
长时间发呆表情会有微妙变化,从中能反应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熊卫结合自身丰富实践经验提出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在思维与言语动作和行为情感活动和人际关系等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她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分析了导致问题的原因,并倡导师生都应密切关注身边同学的细微变化。

  
心理问题能否顺利及时地解决和学生早期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并不是所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能随时间自愈,应及时接受治疗,熊卫介绍,20岁到35岁是心理问题高发期,大学生刚步入此年龄段,“边缘性人格”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熊卫认为,学校老师和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应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与学生本人交流,或通过知情人的反映来密切关注学生的精神状况。”在熊卫看来,学会初步评估学生心理状况懂得咨询专业人员后形成干预方案是一个合格辅导员应有的素养。但她强调,当学生情况危急时必须要马上让学生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

  人文学院辅导员成伟明曾开设过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此次讲座使他获益匪浅,“熊教授的讲座专业规范,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起因,她结合自身经验,通俗易懂地给我们分享了判断心理问题的途径和治疗方式,日后工作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