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首页>综合新闻

【科大聚焦】第三十个教师节:他们依然“平凡”

作者:文\李一凡 刘丹妮 蒲芷芊  图\严文静 夏子涵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4-09-09 浏览:93


  今年的910日是第三十个教师节。校园里,可以听到教室里传来“祝老师节日快乐”的齐声祝福,也可以看到同学们拿着一束花或者一个小礼物准备要送给老师……

   也许大家都不曾仔细想过,老师们的教师节是怎样度过的?他们对于这“特殊的一天”需要表达些什么?

  “863”计划主题专家万步炎:依然三点一线

    “万教授,教师节您准备怎么度过呢?”
 
    面对记者的提问,这位国家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专家、获得“湘江学者”称号的教授,从教师节的早上开始,手机短信就没有停过。他表示,“以前带团队指导了一些学生”,每到这一天,学生们都会从全国各地发来祝福短信。

    这一天,被同学们亲切地誉为“都教授”的万步炎像往常一样,七点多就起床,匆匆用过妻子做的早饭,前往位于南区的海洋实验室。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办公室就在距离不到200米的地方,“我很少回办公室休息,除非用电脑查阅文献。”

    “这个装置调度好没有?”万步炎一边用鼠标上下滑动文本,一边询问站在身后的金永平。这天上午,团队内博士生的金永平和其他三位硕士生参加了万步炎主持的小型研讨会。

    万步炎告诉记者,前不久发现一个部件的压力不够,必须重新设计方案,再进行试验调试。10月中旬机器下海实验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里有点急。

    经近3个小时的研讨,他们确立了最新设计方案。万步炎说,现在正处于试验阶段,工作繁重也是必然的,做科研工作,坚持很重要。
    
    下午418分,在工程训练中心,万步炎送老同事下楼,挥手作别。今天是教师节,万步炎以前工作过的矿山研究院派来了老同事前来拜访。近一个小时的谈话,对他来说就像是这一天的“中场休息”。

    “喂?金永平你过来下,我们再调试一遍。”万步炎重新投入工作,打电话给正在工程训练中心休息的金永平。一路小跑,金永平到达海洋实验室时已经是一头亮晶晶的汗水。

    4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气温要比外面要高四五度,万步炎在实验台前用右手背擦掉额头上的汗珠,“三点一条线的生活也许更适合我。” 万步炎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如果真正投入到一个项目中,有时候为了不打断思路,连晚饭都会忘记去吃,“加班到深夜十一二点也实属正常。”

    “好好工作就是度过教师节的最好方式。”万步炎说。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喜欢和妻子在校园里散散步,一夜之后又是平凡的一天。

    “妈妈老师”唐久芳:学生的爱是最好的礼物

    唐久芳是商学院的一名老师,在学生心中,她像妈妈一样存在:冬天早起1个小时给来不及吃早餐的同学送上热腾腾的馒头;同学们生病时为大家熬药,处处关心照顾同学们。

    教师节这天,唐久芳还是和往常一样提前几分钟到达教室做好讲课的准备。今天,她也收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很多学生的祝福短信。

    对于唐久芳来说,一年年的教师节更像是她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的一座座里程碑。

    唐久芳说:“教师传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给他们一种生活上的正能量。将来学生进入社会,面对的是全方面的素质要求,所以学生的情商、心智、德育比纯粹的知识教育更重要。”

    在唐久芳的课堂上,学生也是全方位地去评价老师的。“我喜欢给他们真正的心灵的自由,相比强压式地让他们被动接受,我更喜欢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他们有时会忧虑焦躁,我就会及时给与他们指导和疏通,平时课间也很喜欢和他们沟通交流,所以通常学生们经常私下找我交谈,彼此就跟朋友一样。”唐老师说。

    一位特殊的学生也给唐久芳送来祝福。她是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陈琳。这个刚刚毕业的女孩在给唐久芳的信里这样写着:“老师再次给了我生命。”

    陈琳身体条件不好,读研期间曾因严重的身体病痛,几乎就要放弃读研生活。“当时我对未来失去了希望。”陈琳说。

    唐久芳把这个学生的痛苦看在眼里。她原来也经历过学生因身体原因导致梦想破灭的悲剧,30年多年前就开始自学中医,自己买书学习研究。唐久芳不愿让病魔困住学生前进的步伐,她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对陈琳进行保健治疗,时刻关心进展情况。不久以后,陈琳结合医嘱和唐久芳的建议,竟奇迹般地痊愈了。两人都有说不出的高兴,陈琳毕业后,还是与唐久芳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教师节,唐久芳说:“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甜美真诚的微笑,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不管今天是否是特殊节日,我觉得每天在讲台上能看到学生们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就是一种享受和幸福。”

    “湖湘青年英才”严明理:感恩老同事为我注入教师力量

    严明理还是和往常一样:备课、上课和改作业。

    这位前不久获得“湖湘青年英才”称号的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热爱教学,他借鉴托福等高效的教育方法,给每个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以防止抄袭现象,保证每个学生都认真完成、学有所得,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每到教师节,严明理都会想起那个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老师。“我最初并没有想要从事教师工作,高考录取时阴差阳错被调剂到师范专业。”严明理说,“毕业后我在生命科学学院任教,遇到一位刘老师,他上起课来一丝不苟,对待学生也很用心,总是希望自己能够传授给学生最有用的知识。他从教三十年,始终坚持自己的教书育人初心,我很感动,也被这样的赤诚之心所感染。”

    学校的不少“科技达人”都是严明理的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竞赛一等奖的龚勋是最让他自豪的一个。严明理感慨地告诉记者:“我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如今的成绩比当年的预期设想高出很多,这么多年来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现在,严明理最想做的就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

【后记】 同一个教师节,三位不同的老师,三种不同的节日经历,三种不一样的教师感悟。我们看到教师节这一天老师们的所思所行:即使是一年一度的节日,他们还是选择了一条“平凡之路”。这样的举动看似自然,但背后藏着的,是一腔从未熄灭过的育人之火,是最美的教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