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8日下午,第二图书馆孔子圣像前弦歌阵阵,书声朗朗,由我校隐山哲学社与弘毅知行会联合发起的纪念至圣先师孔子圣诞2561周年纪念仪式在这里举行。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 ,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每年此时,世界各地华人及东亚各国甚至欧美国家 都会隆重祭孔,据介绍,与国内某些地方带有表演色彩的祭孔乐舞不同的是,此次“祭孔”主要参与人群是在校大学生,活动并未侧重于“礼 ”的表达,而是呼唤当今大学生关注传统文化,重温经典。
记者在现场看到,近200余名学生手拿至圣先师孔子的经典著作,站在孔子圣像前等待吟诵。下午15时许,主持人宣布祭祀仪式正式 开始,现场所有来宾齐声诵读《论语》。整个仪式由古筝弹奏、敬献花篮、诗歌朗诵等9个部分组成。袭一身点缀着绿碎花的素衣,持一座蕴含 着古风古韵的古筝,弹一曲散发着千年思念的《渔舟唱晚》,婉转的曲子让我们追忆千年的经典。在一首深情的诗歌朗诵后,主献官在主持人 “卓意风骨,励民后仿;有教无类,弟子贤长;浩气千古,万世流芳”“三拜”的指引下敬拜孔子圣像并敬献鲜花。
身着传统汉服的祭祀者也颇为抢眼。他们身穿浅蓝色圆领公服,头顶黑色帽冠,举手投足尽显华夏衣冠风范。
活动学生代表颜强告诉记者,今日举行的活动已是他们第二次祭孔,一年以前,他们就曾前往我校雨湖校区的文庙开展过一次祭祀活动。今天的祭孔仪式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它经过了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已经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不仅存在于历史冰冷的竹简中,也关乎着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爱戴与传承,关乎当代中国崛起的命运。
法学院张晚林老师是活动发起者之一,他说:“祭孔是一个信号,说明我们当代大学校园里存在着一批铭记圣贤,崇尚经典的老师 和学生;祭孔是一个表达,说明当今大学校园里需要经典,需要圣贤的教诲,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复兴的期盼;祭孔还是一种希望,有志于爱好 智慧、寻找智慧,回归经典,在圣贤著作中寻找到内心的安宁的学子可以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找回自我。”另一位活动发起者张东辉系法学院老师、西方哲学博士,在活动最后,他告诉记者:“日益奢华的物质文化影响了我们,我们需要一个中介慢慢地接受正统的东西,文化是相通的,没有根本的界限,中西方文化需要在这样一种文化传播的媒介活动当中寻找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