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讲座邀请中南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唐海波教授主讲。他首先和大家漫谈了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的定义,向大家阐述了心理危机的形成过程,也详细介绍了心理危机干预四个阶段:评估、制定干预目的、实施干预和终止等。唐教授用身边鲜活的例子将心理专业知识讲述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让在座的听众很好理解和接受。他在讲座中提到,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老师应该维护好学生自尊心,鼓励学生去利用好一切外界社会支持的资源,以增强他们对处理应急事件的自信心。同时,他特别强调了自杀的预防,发现有抑郁症、人际关系危机、精神疾病等高危现象,要及时进行主动干预,防止恶性事件发生。
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听众聚精会神,反响甚好。法学院10级新生辅导员曾圆圆老师听完讲座后,马上到主席台和唐教授请教,因为她是新到的老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相对较少,和新生接触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对社会充满批判,生活消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10级国贸3班的心理委员告诉记者,刚进入大学,有同学对大大学生活反感、迷茫,情绪不稳定。“心理健康知识很重要,毕竟我们还是一个成长的时期,还不够成熟。”
会后我们采访了信息学院辅导员和学工办老师,你们提到讲座给他们的触动很大,他们也体会到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院心理健康部会定期交学生心理报表,组织同学观看励志电影、召开心理委员座谈会等。
讲座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高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我们识别和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完善我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以及维护我校学生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