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扎在雪域高原——记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王欣博士
个头不高却很壮实,戴着一副细框眼镜,留有一点淡淡“高原红”的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一聊到“地理科学”、“冰湖科研”,就劲头十足,滔滔不绝。
眼前这位钟情于“地理科学”研究的老师,就是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地理科学系的王欣博士。
从2006年登上珠穆朗玛峰开始,王欣先后往返西藏定结县、新疆天山、四川海螺沟等山峰高原进行野外考察与观测工作不知道多少次了。风吹日晒、翻山越岭、高原反应、条件恶劣,任何一项因素都足以摧垮一个健康人的身体,而王欣却坚持了6个年头。
令人生畏的冰湖科研之路
农村长大的王欣,从小接触自然,使得他对地理学科格外感兴趣。当年考入衡阳师专,他便毫不犹豫选择了地理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后,王欣当了两年中学老师,随后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又攻读了地理专业的硕士。
2003年,王欣成为湖南科技大学地理科学系的一名老师。他说,读书和研究都重在持之以恒。正是凭借这股劲,他于2005年到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在职攻读博士,2010年7月又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与其博导刘时银组织的研究团队一起,开始从事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方面,尤其是冰湖的研究。
王欣的第一次野外考察,是挑战珠穆朗玛峰。
2006年,应国际绿色和平组织邀请,王欣作为科学顾问,陪同工作人员考察珠峰地区气候变化现状及其影响,对绒布冰川和附近冰湖进行野外科学考察与观测。面对高原的辽阔、雪山的巍峨,王欣的心被紧紧地牵住了。采集土样、测量冰湖,王欣兴奋地忙碌着,真切感受到野外实地考察的重要价值。
殊不知,美丽的冰湖背后却暗藏危险。
西藏定结县龙巴萨巴湖位于海拔约5700m的地带,最早一位牧民发现,这片冰湖存在极大隐患,一旦溃决,山下的村落将面临灭顶之灾。在青藏高原,百姓多生活在河谷地带,冰湖一旦溃决,后果不堪设想。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有记录的冰湖溃决多达20余次,最严重的一次死亡400余人。
说到这些,王欣心里第一次感觉冰湖如此令人畏惧。“这是个值得探索的前方”,王欣微微一笑,眼里充满了坚定。
同一年,王欣和同事对龙巴萨巴湖进行了初步考察,发现冰湖周围的土都已冻结,传统的爆破方法用在此处肯定会诱发人为灾害,而从德国引进的挖土机也无法正常工作。
在节骨眼上,王欣所在团队借鉴国内外以往经验,提出了“层层渐进”的方案——“刨一层冰,让太阳自然晒,然后再刨一层,如此往复进行”。方案当即被采纳,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冰湖得到了初步排险,后来经过逐步观测,结合雷达勘测与机械工作,进一步降低了危险系数。
王欣的冰湖科研路从那时开始了。
每一次野外考察都步步惊心
外出前查阅好相关文献,设计观测参数,确定所需仪器及筛选,接受专业的工程师技术培训,制定野外工作方案,做好安全保障,野外考察的每一步都马虎不得。每年7月初到8月底,他从没闲着,从喜马拉雅山到天山,凡是有冰湖的地方几乎遍布他的足迹。
“上山的路途中出现什么危险都是很平常的事,甚至会有科研人员在途中牺牲”,2007年在经历过惊险的天山考察后,王欣已经十分从容淡定。
那年,王欣和团队的其他成员背着十几公斤重的仪器,冒着凛冽寒风和鹅毛大雪一步步艰难地朝着山顶走。越往上走,路就越少,甚至需要穿过很多无人区,到了最后,不得不骑马前进。
从小在南方长大的王欣硬是被逼上了马背。前进四五天之后,王欣十分不适应,“坐在马上下半身都硌得痛;下马之后一瘸一拐的,都不知道怎么走路。甚至在回家后,屁股都不敢往凳子上坐。”
在天山高寒区,科研人员吃住都非常寒碜。他们曾在山上连续吃了5天的方便面。98天的考察下来,王欣不仅皮肤被晒得黝黑,体重更是一下子减了十多斤!
然而这些困难与生死考验相比,都不足挂齿。
临近天山冰湖之前,王欣走在队伍前列探路。眼看离冰湖越来越近,不料一只脚突然踩空了。是冰裂隙!
掉下去的刹那,他立刻意识到不妙,瞬时拿稳冰镐,横在了这个四五十公分的裂隙两端。脚下是深不可测的“无底洞”,一旦坠落,生还的几率为零。王欣借助臂力,将身体一点点地往上撑,最终艰难地逃过一劫。等到队员赶来救援时,他已经安全上来。大家赶快把他扶到平坦处,更换衣裤,以防冻伤。
惊魂未定的王欣想到了不久前,一同来考察的日本某大学的团队中,一位姑娘不慎掉入冰裂隙中,顺着裂隙急坠直下,求救声一点点变弱,身旁的人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王欣深感无奈。但事实上,长年累月的野外生活,王欣早已习惯,从最初高原反应所带来的乏力、头痛、呕吐到后来的生死未卜,他都不得不面对。
经常往返于这些地方,王欣和当地的政府已经十分熟悉。像西藏自治区定结县琼枝乡政府和当地的一些藏民,经常会向研究人员提供食宿、药品等无偿的帮助。说起这些,王欣感到特别欣慰,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既是科学研究,也是在为当地的百姓谋福,这份情谊也让他更有动力坚持下去。
科学研究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
今年5月,《科技日报》头版发表了题为《数量减少、面积增大:我科研人员查明喜马拉雅山区冰湖扩张特征》的文章,详细介绍了王欣的最新研究成果。
文章提到,自2006年以来,王欣与研究团队一起,基于遥感的最新数据,调查了喜马拉雅地区冰湖情况。研究表明,过去30年中,喜马拉雅山区总共有294个冰湖消失,新增224个冰湖,冰湖面积扩张了58.96平方千米。冰湖总体呈“数量减少、面积增大”的特征。这项科研成果的取得,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喜马拉雅山区冰湖溃决防灾减灾工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记者还了解到,到目前为止,王欣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5项。其中国家基金课题“科其喀尔冰川冰面湖的形成与扩张机理及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研究”与“冰川-冰碛湖耦合关系及对冰碛湖溃决机理影响研究”,主要研究冰湖的形成、形成之后的危险机理以及溃决机理,涵盖了冰湖从形成到溃决的影响研究,对于实际中解决冰湖危险问题有着重大作用。
此外,他还参与了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不少论文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包括《Science》在内的许多国际知名科学杂志引用。
5月底,受俄罗斯科学院地理所所长Vladimir Kotlyakov院士的邀请,王欣又启程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Using Remote Sensing Data to Quantify Changes in Glacial Lakes in the Chinese Himalaya”的学术报告。
通过长期从事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研究,王欣对当前全球备受关注的气候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
“当前的全球气候变暖只是全球能量收支在时空上不平衡的必然表征,并未超过历史变化最大值”,他冷静地分析道,“大家完全没必要对气候变暖恐慌,当然更不能置之不管,应当全球协作共同解决。”
诸如气候变暖这类问题,他经常会在课堂引用自己的科研经历与科研成果,将复杂深奥的地理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科学研究不仅要瞄准学科前沿方向,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在课堂上,王欣坚持教学科研相长,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为学生解疑释惑。
10级地理科学2班的韩可欣,是班上少有的六名理科生之一,高中地理基础薄弱,如今却爱上了地理科学。“王老师上课时除了PPT、课本讲解,还会在黑板上画图,例如画出冰湖的形成到变化,这样形象生动,也容易理解。”每当涉及到科研监测方法时,王欣便会以自己接触最多的冰湖为例,配以科研时实地拍摄的图片,从实际角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监测。
“不仅要让学生记知识,更要把他们引入前沿与未知领域,去思考‘知识怎么来的’、‘现状是什么’、‘如何应对’等等,这样学东西才有方向。”这就是王欣坚持的理念,科学没有难易之分,科学研究只为探究未知、解决问题。
的确,科学研究就要“顶天立地”。年轻的王欣博士,不畏高寒,脚踏实地,把心真正扎根在千里冰封的雪域高原上。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