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学习心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及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转型”专题学习中心发言

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产教融合及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重要论述摘编,感觉常学常新,很受启发,联系我校的实际,有几个关键词我们要认真思考、认真体会。


一是一流学科建设。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可以这样说,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学校,有了一流学科哪怕只有一个,就能把学校带进一流高校的行列。因此,一流学科建设被各个高校高度重视,并成为学校工作绝对的主旋律。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处正在等待第五轮学科的评估结果,结果出来之后,再做出详细的学科建设方案。今后一段时间,建议学校的学科建设参考国内高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贯彻优势优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本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工作方针,进行下一轮的学科建设,各种政策措施全面围绕一流学科建设,这样我校的学科建设才能在有限的人力、财力等资源条件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二是创新不问“出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与985、211高校相比,我们的“出身”是平凡的,但完全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我们有真正的0到1的创新,我们就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就像万步炎教授的“海牛号”。目前我校像“海牛”团队这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团队还很少,创新能力总体比较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缺少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二是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协作能力的团队。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是人,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引进,二是培养。引进需要巨大的财力和破釜沉舟的决心,这里主要讲一讲培养。我校在团队建设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普遍水平不高,影响不大,现在也许不显山不露水,但并不能说明不久的将来不能做出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成果,我们学校有一批来势非常好的青年学者,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因此,建议学校扶持一些国家急需的、研究基础较好的、又想干事能干事的带头人的团队,这样,几年后我们的创新成果就会不断涌现,重大项目、国家奖项就会源源不断。


三是产教融合。问题是一切学问的“老祖宗”。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发现问题。多年来,博士生的经历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选题基本上也是导师布置的题目,自主选题的不太多,一些博士生的实践能力明显不足,譬如我校自科基金申报质量不高或者有的教师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跟实践太少是有关系的。因此,今后我们的博士“企业行”还要加大力度,尤其对工科专业的教师甚至可以规定得更严格一些。关于研究生的培养,更要注重产教融合,解决生产实际的问题,去实践中选题。我们的学生,包括研究生和本科生,感觉与现实的距离有拉远的趋势,部分专业本科生实习走马观花,研究生甚至根本就不去现场或无现场可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会与实际脱节。无论是从社会发展需求,还是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创新能力的需求上来看,都要求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样才有机会和能力去创新,这样的创新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创新,比在实验室变着花样做几个实验,写几篇文章带来的价值要大得多。


四是关于“十年磨一剑”。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既甘于“十年磨一剑”,开展战略性创新攻关,又对接现实需求,及时开展应急性创新攻关。“十年磨一剑”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意涵,只有具备这种精神和韧劲,才能有更多的从0到1的创新。但是,目前我们最缺的就是这种精神,要培养这种精神,既需要科学家自身高度的自律,更需要相对宽松的环境,对一些潜心研究的学者要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如果没有鼓励的政策,尤其在当下“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氛围中,完全靠自律是难以坚持的。这样会使一些原本甘于“十年磨一剑”的科学家,很容易选择“躺平”。 一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需要多年积累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十年磨一剑”的科学家精神,简单凑合或急功近利不可能有高水平的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学校的科研、人事分配制度在修订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因素,希望学校在制定政策时把周期拉长一点,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拉大高水平成果与其他成果的差距。创新思维并非人人都有,真正的创新思想来自少部分人,这部分人就是学校科学研究的支柱,对科研工作来说是“关键少数”,这“关键少数”引领学校创新发展,带动大部分人一路前行,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引领带动作用。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