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三全育人】李文浩:博之以文 约之以礼

讲台能载千秋万业,烛光亦照万里山河。一头利落的短发下是一双弯如明月的眼眸,她在黄晕的灯下绽开甜美的笑容,茉莉花般清新淡雅,幽远沉静。“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学生这样评价她。她在爷爷奶奶的抚养下长大,爷爷作为湘潭师院中文系老师,教她习字念书,于书香气息中耳濡目染,她从小便与文学产生了羁绊。2015年,李文浩从暨南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学校,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相比于别人眼中备受尊崇的教师身份,她却总说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李文浩.jpg

▲李文浩老师图片


博之以文


直击教学痛点,她注重教学研究与改革;锤炼教学能力,她斩获各类教学比赛奖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让她成为了人文学院的“人气教师”。她曾连续两年获得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并于2019年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获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李文浩把自己的课堂打磨到极致,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细节,行云流水地讲解展示,没有一句废话,也不拘泥于形式,每一个问题,每一次互动都水到渠成。把对于文学的热爱解离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这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文学解读具有开放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李文浩认为,每一次学生对于文学的大胆表达都是不同灵魂的碰撞,是新奇的视角体验。


课堂外,她常年坚持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本科学生开展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一次读书会、授课技能交流会和论文研讨会在内的“一课三会”活动。“一课三会”模式中培养出三位硕士推免生和多名省、校级大学生写作赛和师范生授课技能竞赛获奖学生,近十篇本科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也来源于此,同时,她还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校挑战杯等项目多项。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挑选、调整研读内容、 提前查看课件、不厌其烦地修改论文,为了保证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把知识学以致用,李文浩在模式与内容上花了很多心思,虽然会偶尔感到疲惫,但在她看到学生们埋头在文学著作海洋中畅游并取得收获时,这些疲惫便也一扫而空了。李文浩说:“我发现老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收获是成正比的。”


“老师的付出和学生的收获是成正比的。”教学相长,授课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学生将知识内化,而李文浩也在这几年任教中收获不少,她总结道:“首先是提升教学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授课竞赛逐渐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其次是强化使命意识,通过‘一课三会’将教学和研讨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最后是增进了师生感情,认识了不少可爱的学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师生情谊。”


约之以礼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伞。”李文浩在读博期间家里遭遇了巨大变故,经济十分困难,当时得到了“吴小兰助学金”的帮助,这份善意也化作她不断前进的动力,她从难关中挺了过来。参加工作后,自己的经济条件得到一定好转,她一直想把钱还回去,但是一直未能与吴小兰女士见面。她开始思考是不是将这份善意传承下去意义更大,于是她决定给别人“撑伞”,用爷爷的名字设立“振泉奖(助)学金”,尽自己所能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


18级潇湘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二班姚薇说:“老师跟我们是没有距离感的,上她的课如沐春风。她一站在讲台上就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李老师很关心学生,基本上一个学期她能记得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和特点,让我们觉得特别温暖。” 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次录课中,由于同学的几个小失误导致录课录了很多次,但是李文浩每次都以饱满的热情备课、讲课,积极地鼓励引导学生。姚薇觉得用“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来形容李老师再合适不过了!


“春风化雨花正茂 航灯指明帆远行。”李文浩不仅传授着文学知识,还传递着人文情怀。于传道授业之中讲述文学,在为人处世之间行正直之事,她在教书育人路上尽心诠释着“修文艺之心,养浩然之气”的内涵,李文浩说:“这是我的目标,虽然做的不够,但我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