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53”战略】赛创引领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全面转型 ——专访曾照福、童杰成
学科竞赛是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学校“353”战略、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转型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校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离不开一批优秀的指导老师多年的坚持和无私付出。4月7日下午,教务处副处长邓淇中对其中的两位优秀教师代表:信息学院的曾照福和商学院的童杰成老师进行了专题采访。
▲专访曾照福、童杰成
邓淇中:两位老师,几十年如一日从事指导学生竞赛工作,凝聚这股“傻劲”的是种怎样的动力和情怀呢?
童杰成:我1990年开始当老师,虽然那时并不明白什么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但我想十年树人是可以试试的。我当时想把沙盘模拟专门课程引入经管类专业培养方案,便将沙盘模拟的教学形式以及对老师和学生的教师向学院领导汇报。学院非常支持,当时的商学院院长刘友金教授建议开设这门课程,并且亲自与所有院领导、系主任、青年老师一起参加整整两天课程学习。有了这种支持力度,我觉得没有理由不把事情做好。同时在一次全国的学生竞赛交流中结识了北京工商大学的陈冰老师,他在学校非常受人尊敬,带的学生素质让我非常震惊,更加确定自己感兴趣、对学生有价值的事情不能犹豫,不能等。就这样,在做的过程中看到学生成长显著,不知不觉就过了30多年。
曾照福:首先从我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说起。1988年,我和86级的学生一起成立了一个电子俱乐部。当时没有竞赛,只是做一些小制作,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几年的锻炼,我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因此留在了学校的实验室。第二,动手能力对考研和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有些学生参加了一些竞赛的话,考研是很有优势的。很多学生也因为参加过竞赛,就业面试很容易被录取,这也是我坚持指导学生竞赛的另一动力。第三,学院领导的关心、支持、理解也是我能坚持的动力。学院在竞赛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竞赛成绩不理想时能给予理解。
邓淇中:学生竞赛取得好成绩,团队建设和培育是非常关键的一环,请问曾老师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曾照福:第一,我的团队每年从新生到校半个月后就开始招收,亲自面试。第二,对学生的培养采用老带新模式。第三,实行考勤制,需要打卡,同时给出任务,从平时的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经验,打好基础。第四,在指导方面,只要我没课,通常是亲自指导,充分利用假期给学生多指导。贵在坚持,肯花时间和心思,我会陪同学生一起在节假日不休息的备赛。第五,注重学科交叉,组建了创新培养团队,招有信息、机电、计算机、商学院、建艺、潇湘等多个学院的学生。第六,多关爱学生,多沟通,学生遇到家庭、考研、就业等问题时都会给予关爱和帮助。
邓淇中:作为人文社科类的学科竞赛,童老师在这类赛事中取得过很多很好的成绩,有什么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童杰成:文科专业在“互联网+”“挑战杯”这些综合性赛事确实是劣势明显,但我们学校有着工科背景优势,这可以充分利用。学校“353”战略提出向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全面转型,也指出我校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不够好,文理交叉不充分,这是非常正确的导向。我的团队是跨专业、跨学科的,成员来十几个学院。学校首次获得的“互联网+”国家银奖就是化工学院与商学院合作的成果。第一次获得“挑战杯”全国金奖,也是我的团队与生科院合作的成果,这里我要真诚感谢工科学院的支持。去年我们参加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竞赛,这是由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综合性学科竞赛,清华、北大等传统985高校的实力非常强,我们的参赛队员来自商学院、机电学院等,这种跨专业的团队优势,使我们首次参赛就夺得全国金奖。学科交叉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也给了我们十足的底气,进入全国赛场,我们的目标不是来拿一等奖的,而是来拿一等奖的第一名,来拿冠军的!
邓淇中:两位老师在多年的指导生涯中是如何协调好个体和团队的关系,最终达到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目标?
童杰成:我们团队尊重每个个体的意愿,团队的目的就是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这说起来很虚,但我们做得很实。每周五晚上“读书报告会”“闲聊会”是我们团队的例行活动。截止本周,我们的“读书报告会”“闲聊会”已经超过了100场,这些都有记录,欢迎各位有时间来指导我们的“两会”,我很愿意跟大家分享我们的主题、我们的书目。如何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是个很大很深的课题,我想尊重每个个体的个性与选择,训练深入的思考力,这都是应该深入探索的。比如,上周五闲聊会的主题是“感恩”,一个看似与思考力无关的话题,能够探索的空间也不大。但同学们从晚上7点一直聊到12点多,却还意犹未尽。最初的半个小时,大家就对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弊病达成了共识,随后对“精致的利己主义”等现象的本源、利弊展开激烈争论,最后得出“感恩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利他就是利己”等结论,这些活动有效地训练了大家的思考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我们的讨论中不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多年下来,个体和团队就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大家都明白为什么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曾照福:一是要做学生团队的润滑剂。很多团队成员之间因第一次配合,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指导老师就需要去做好协调工作,通过谈话、谈心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二是多做分析、解释工作,用之前的竞赛团队遇到类似问题的正反例子让学生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做好才有希望拿奖,拿好奖。
邓淇中:学校“353”战略指出:“在人才培养上,向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全面转型”,两位老师能否从学科竞赛的角度,谈一谈目前面临的困难,提几点可以优化和完善的建议。
童杰成: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常识,什么是创新?什么人能创新?整个培养体系要体现,更要鼓励实干,要保护学生创新原动力。第二,我们的人才引进和人才评价,学生的评价可能还需要改革完善。第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人文社科和理工科结合,学科交叉,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曾照福:一是建议加大竞赛经费的投入力度,经费的统筹调配应更科学。二是对综合类比赛,如互联网+、挑战杯、节能减排等,我们要组织博士、硕士、本科生一起攻关,要有积淀。三是充分利用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RIP项目。四是希望有更多的老师参与竞赛指导,也希望能与更多学院合作,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各行各业。
新闻链接:
曾照福: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煤炭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参与)。 负责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参与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1门。 指导学生竞赛获得全国特等奖5项,全国一等奖1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铜奖)12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19项、优胜奖33项。 指导学生获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团队、湖南省“芙蓉学子•榜样力量”优秀大学生奖励计划(团队2次、个人2次)。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国家级4项,省级8项。 指导的电子俱乐部社团获湖南省高校优秀社团。
童杰成: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参与)。 负责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门,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1个、创新创业教育中心1个、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指导学生竞赛获得学科竞赛特等奖、金奖等全国最高奖项11项,省级最高奖项25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2项。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