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科大聚焦】小后街的“匆匆那年”

作者:文/陈淡宜 陈美菱 王怡丹 刘晨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8-05-01 浏览:1088

学校五、六区后面有一条叫做“快活岭”的小街,小街里开着十多家店铺,因为地理位置处在学生宿舍区后,被学生形象地称为“小后街”。小后街虽有些老旧,但吃穿住用无所不有,尤其食品种类丰富,深受学生们喜爱。正因为如此,这里便成了学生们除食堂之外最常光顾的地方。

    2018年开学后,小后街依旧人潮拥挤。然而,因学校及湘潭市的发展规划,今年五月份,小后街的十九家店铺需要进行拆迁,学校二食堂的重建也即将开始。

    店主记忆:我与学生更像是朋友

    小后街中,能找到好评满分的螺蛳粉。“2016年的时候来到这里,卖起了正宗的广西柳州螺蛳粉,之前在广州、北京、广西开过店铺,手艺已经纯熟,所以生意很火爆。”店主李爱菊回忆道。

    开店这两年,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成为了令李爱菊难忘的记忆:今年3月份,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覃永鹏得知螺蛳粉店将要搬走后,便跑来告诉李爱菊,“将来要搬走时,一定要打电话给我,我让室友一起来帮你搬东西。”李爱菊对这位同是广西柳州的男生印象深刻,“他经常来店里吃螺蛳粉,我喜欢跟他聊聊家乡的事物与变化。他生病的时候,我还拿出了备用的药物送给他,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小后街2006年开张的第一家麻辣烫——小李麻辣烫,至今已有11年之久。“我来到科大,是想让他们尝尝我手艺的特色。”店主李伟亚一边串着金针菇说道。“06届的学生我非常熟悉,很多男生来到我的店子里吃着麻辣烫,与我聊天,他们在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我都回去看望、祝贺他们。”李伟亚自豪地说:“他们因为怀念麻辣烫的味道,毕业多年后还带着一家人过来吃呢。”

    学生感慨:小吃街给予我美好时光

    17级教育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刘小丹对于小吃街的不舍在于随处可见的烤红薯。

    “我和室友军训下训完路过小吃街,便被烤红薯的味道吸引了,但当时烤红薯才刚刚起炉,要等好一会儿才会熟,老板觉得让我们等太久过意不去,还送了我们每人一个小橘子。”在她眼里,那个小橘子有着世界上最甜美的味道,家乡远在广东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室友八个人一起烤火的温暖,更感受到了陌生店家最为质朴的善意。

    人文学院17级汉语言文学的杨世千对于小后街的“港饮蜜语”奶茶店的回忆则和已经大三的助班息息相关。

    初入大学时,她因为性格慢热,和室友一直格格不入,总是一个人形单影只地进进出出。而这一切都被她的助班刘璐看在眼里。一天下午,助班在港饮蜜语奶茶店里微笑着将自己三年来的经历对杨世千倾数道来,并用自己三年来的“大变化”来激励杨世千。在助班的鼓励下,杨世千开始尝试着去融入集体,处理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并逐步适应了大学生活。“小后街要拆了,助班也要毕业了,但是这些回忆我会一直记在心里。”抬头望望店铺,她感慨着。

    辞旧迎新:共迎学校更好发展

    为配合我市“精美湘潭”和文明城市建设工作、促进我校校园发展建设,在2017年11月份,学校做出了关于快活岭商铺拆迁的决定,并计划于今年5月份动工。对此,学校后勤处副处长江献书强调:“食品安全问题是高校里的重点问题,拆迁不仅有利于美化亮化学校环境,便于学校更好管理基础设施,也有利于减少食品隐患问题,是学校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在二食堂扩建、快活岭拆迁之际,难免会对学生生活造成影响。江献书建议,学生可前往校医院至校园超市一线购买食品和生活用品。同时,他也表示,在二食堂扩建完成后,会提供更加丰富的食品,供学生们选择,充分满足学生们的需要。

    人文学院15级文学四班的阳海蓉表示,快活岭的小吃已经陪伴她三年了。“小后街突然说要拆迁,确实挺舍不得的。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只有不断改变和进步,才会让学校变得更好。”她期待着新食堂早日建好,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食物,她更加相信在学校的努力下,快活岭和二食堂会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