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我校第三届“信达杯”智能汽车竞赛决赛在信息楼609调试室举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李宁、副院长李目、院团委书记倪士根、湖南省创新训练中心指导老师曾照福出席。
本次竞赛共有500余人参赛,经过交流培训、设计制作、作品答辩和初赛后,52组光电组、5组电磁组进入决赛。决赛现场,每组有30秒调试智能汽车的时间,并在赛道正跑、反跑各两次中取最佳成绩为最终成绩。
“将车头传感器斜着摆放,这样可以更好地跟踪车的动态。” 明皓队选手15级自动化专业的陈阳说到,正是由于明皓队这一特殊的设置,使得本队的智能汽车车身更加稳健,在到达“灾难多发区”的U型赛道时,车身也能平稳地驶过U型赛道。“比赛当天下午2点,决赛赛道临时增加了很多的弯道,赛道难度的增加让不少参赛选手都没能赛出预想的佳绩,我们今天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紧盯着本队智能汽车成功到达终点后,陈阳紧握的双手放松了下来。
传感器在前方“探路”,经过防滑处理的车轮抓地前行,减速转弯,加速直行……最终,这支名为“sunshine”的队伍也顺利克服情况复杂的赛道,以一辆四轮驱动的小车完成了比赛。这支队伍由16级通信工程专业的汤雅曼、袁叮和刘茜三位女选手组成。汤雅曼表示,赛前,传感器的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她们,经过一周的努力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杨鑫鑫在智能车第三次冲出赛道后深深地呼了一口气,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把车放回起跑线,准备最后一次“出击”。视线随着智能汽车的运行而快速移动,两手交叉抱在胸前,直到看到汽车平稳地驶过“欧姆弯”、U型赛道、十字路口、秋名山区、蛇形赛道稳稳地停在终点,杨鑫鑫悬在半空中的心才逐渐落下。“看到前面很多组没有跑完全程,心里真的很紧张,但是我相信,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得知团队55秒38的成绩后,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据悉,“信达杯”智能汽车竞赛以智能汽车为研究主题,意在激发学生对科技智能制造的潜藏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科技素养与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