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迎新时,科大又迎来了一批新鲜血液。9月6日下午,19级新生陆续入校报道,助班、志愿者、军训团、保卫处等校内迎新队伍都纷纷出动迎接新生,保障新生报到工作的顺利进行。
每一块工作牌,都代表着责任
“这里就是八区宿舍,你们今后四年就住在这里啦。”9月7日,法学与公共事业管理学院志愿者郝冬青带领本学院新生来到宿舍区。核对新生信息、为新生排疑解难、参加相关迎新事宜的各个会议……虽然事务繁多,天气炎热,但是郝冬青仍旧以最热情的态度迎接每一位新生。“对于新生来说,我是他们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学姐,我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学校的第一印象,所以迎新志愿工作一定要做好。”郝冬青说道。
下午两点左右,烈日当空,迎新志愿者们依然奔波在接待新生及家长的前线。安排新生坐上学校大巴、安抚新生和家长的情绪、仔细清点人数……18级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的迎新志愿者王海艳第一天的工作就是在湘潭火车站迎接新生。这次是王海艳第一次担任迎新志愿者,她表示既紧张又激动,“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希望能更多的为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便利。”王海艳笑着说。
18级潇湘学院新闻一班的杨汇为把寝室钥匙及时交到新生手中,从第八教学楼到北图,只用十分钟她便跑了个来回,再次坐到教室时,汗水已经湿透了她的衣服。作为迎新志愿者的她,从暑假就开始忙碌,核对寝室,发布文件……一件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实则却很繁琐。虽然迎新的几天她都十分忙碌,但是她表示能为新生提供便利,让她自身觉得很幸福。
每一份坚守,都传递着温暖
晚上九点半,路上的人寥寥可数,从中午就开始忙碌的校车司机胡光华在等学生来乘车的间隙,才拿出水果勉强垫垫肚子。一天跑四十多趟不停歇的工作强度,十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让他根本没有机会坐下来吃饭。为了保障新生们进校时的交通安全,校车师傅们专门开了早会,调整了新生报道期间的工作安排以及注意事项。在校园车流量增大的情况下,道路安全也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关注点,“为了防止新生们因不熟悉学校坐错站,我们在每一站停靠时都会提醒,末班车也从八点多推迟到了晚上近十点钟,我们尽量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安全到达宿舍。”多年积累下来的迎新经验让他的工作更加顺利。
不仅仅校车延迟了运行时间,食堂的工作量也增大不少。为了确保来校较晚的新生和家长们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食堂将部分窗口的营业时间从八点多延迟到十点。人流量的增多,备菜、做饭、洗碗、清洁用具等一系列的工作也随之增加,这让食堂的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欢迎光临,同学!”值班的食堂阿姨罗果苹忙碌了一天,却依然用笑容迎接着每一位前来用餐的人,用贴心的服务给新生与家长们留下科大人礼貌的好印象。
“八区宿舍请往这边走”“注意安全,不要挤”“不好意思这里不能随意掉头”,炎热的中午,热气扑面而来,迎新的工作却依然在进行,路口站岗的保安、校警以及校军训团成员们正坚守在岗位上为新生指路、疏通交通。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近11点,他们需要在执勤的地方站将近16个小时,甚至午饭都只能等工作餐送来后在岗位附近凑活着吃。“我们的迎新工作从暑假就开始部署了,每一年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的工作重心也就不同。”已经在科大工作多年的保安姚茂水说道,“今年因为车流量比往年都大,所以工作重心就放在交通安全方面,站岗执勤的人员也增多了。”
每一句提醒,都表达着关爱
“孩子们,我们排好队出发去领军训服了。”17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地理科学的蒋娜是本届新生19级地理科学一班的助理班主任(以下简称助班)。从大二担任迎新志愿者,到现在担任一名助班,职责更大、事务更多,但是这都没有让她萌生退缩之意。“今年迎新时间紧,迎新前需要准备的事情也多,”蒋娜说道,“而且因为现在推销诈骗的情况更多,所以每回我们都会特别强调信息安全等问题,提醒新生不要上当受骗。”
为了尽快安排好迎新工作,19级新闻学专业班主任、人文学院新闻系罗振军老师在暑期就与新生助理班主任就迎新工作展开了多次会议,对迎新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在他看来,迎新工作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走进新生、做好预案、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等都是迎新工作的重要工作点。“尤其在今年是校庆70周年这个大背景下,更要在迎新时就做好团结新生的工作,凝聚新生爱校、荣校的情感,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为今后的80、90周年校庆的到来奉献他们的一份力。”罗振军在迎新时就常为新生介绍科大历史,讨论科大校庆的主要活动。
“要坐车的同学请到前面的校车站点等车!”“请大家尽量靠边走!”18级军训团成员杨娇站在岔路口维持秩序,原本因为车流量过大而被堵塞的道路,在她的指挥下很快地得到了疏通。“为了迎接新生的到来,军训团已经训练了近一年,除此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为期11天的暑训,对队列、体能、内务等项目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训练。”杨娇在执勤结束之后分享道。在她看来,新一届学生的入校,不仅让她回想到了自己刚进校的时光,而且给了她一个锻炼处理突发问题能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