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研究终于可以应用到实践当中了。”人文学院研究生荆懿的论文《“受众中心论”的美学思考》今年年初被山东省大众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采纳,帮助其攻克了公司理念上发展的瓶颈。
除向我校第七届研究生“唯实·创新”学术论坛中投稿65篇,派代表参加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人文社科分论坛学术报告会外,人文学院延续往年的传统,另举办了5场12人次的学术报告,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语言学、中国史和世界史等学科方向。轻松的座谈、激烈的讨论、专家老师出席指导……论坛给研究生提供了一个提升学术知识,训练台风,培养组织能力,加强相互的交流的平台。
研究生提交了很多有现实意义的成果,给论坛带来了新鲜和活力。同时,论坛也给他们留下了做学问的快乐和难以忘怀的经历。
“搞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靠的是坚持和追求。”谈到自己做语言研究的经历,方言学方向的研究生李益记忆犹新,他的论文《湖南临武土话音系特点》获我校第七届研究生“唯实·创新”学术论坛优秀论文奖。山区交通不便、经费不足、发音合作人难找(很多人不识字),这些都阻碍着资料的搜集和对当地方言的记录描写。刚开始不少当地乡镇官员不予配合,认为他做的这些没有任何价值,“又当不了饭吃”。不过,这些困难对于对语言有着执着追求且有3年田野调查实践经验的他显得不那么的重要。“在我们的身边,每一位研究生对于自己的研究都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
人文学院这次加码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也赢得了不少兄弟学院的赞赏。人文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学术论坛,既是研究生教育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研究生拓展实践能力、展示学术风采的重要平台。”
我校第七届研究生“唯实·创新”学术论坛从3月22日起向全校研究生征集论文,截止到4月15日,共收到投稿416篇,评选出54篇校级优秀论文,分别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论坛,工程技术论坛,经济与管理论坛,计算机与信息科学论坛,人文社科论坛5个分论坛进行学术报告。各分论坛报告会不仅仅有优秀论文报告,还有各学院专家学者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