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人文学院四名学者获邀赴美进行国际学术交流







 
  10
2-6日期间,我校人文学院聂志军、王奕祯、余霞、韩家俊四名学者受邀参加在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召开的第八届跨越(跨文化、跨学科、跨边界)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上,聂志军、王奕祯、余霞、韩家俊四人分别就他们的论文《敦煌本〈荣亲客目〉性质再研究》《论中国传统戏剧丑脚的闹热性特征》《自由心灵的乐园——〈桃花源记〉新解》及《〈四声通解〉今俗音系统所示明代时音研究》进行了英文学术报告,涉及敦煌学、民俗学、中国古代文学和音韵学。

 

聂志军在论文中首次对敦煌写本P.3942进行释录,并对部分疑难字词重新进行了释录和校注。他从语言学角度切入,通过考察敦煌社邑文书中“荣亲”的用例,纠正了前人对于《荣亲客目》性质认识的误解。王奕祯从丑脚溯源出发,论其在舞台表演中的功能。余霞的论文分析了历来学者对于“桃花源”精神内涵的解读,认为“桃花源”不仅是理想社会的投影,也是魏晋时期士人一己精神天地的写照。韩家俊则对李氏朝鲜时期韵书《四声通解》中的对音系统进行研究,将对音资料中体现明代官话的语音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辅证了近代汉语发展的过程。会后,参会的外国专家与我校学者就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展开了热切的交流。

 

与会期间,聂志军曾受邀进行相关的学术考察与学科交流,并以特邀演讲者的身份在克利夫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做了题为“明明景教,言归我唐——唐代景教文献述略”的学术报告。他结合多年研究经验,从景教和景教碑、唐代景教文献现状、唐代景教文献研究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建议美国研究者能够利用自身便利条件,挖掘美国各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的景教碑复制品和拓片,追索其来历,以此丰富景教研究的材料。

 
    据悉,此次研讨会是一个多学科、跨学科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的40位学者,分别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卡内基·梅隆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丹尼森大学、肯特州立大学、芝加哥城市学院、韦恩州立大学、阿克伦大学、克利夫兰州立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16所高校和科研单位。文化跨越学术研讨会(Cultural Crossing Symposium),由克利夫兰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文化系主办,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是第八届。会议主要关注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社区的语言、文学、制度、文化的差异、影响和边界的研究。

评论
用户: 邮箱: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