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出发,服务在灰汤
热情服务,感受农村新发展。深入群众,调查农村新格局。7月19日,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志愿团赶赴宁乡县灰汤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主题的指导下,志愿者热心服务,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正确的社会观察。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和基层党建工作。
走访调查,感触与感动
烈日炎炎,走在乡间小道,灌木的青绿给人视觉的清凉,和风赶走了恼人的炎热。在花果村秀美的乡间田埂和小道上,志愿者兵分几路来回奔走,调查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旅途的疲惫早已在服务的欣喜中化作不息的激情。
7月20至21日,志愿者挨家挨户地走访了灰汤镇花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填写调查问卷,与他们沟通交流。每一份问卷承载着一份关爱,每一句话语饱含着一种深情。调查中孩子们稚气的眼神,羞涩的回答给志愿者很深的印象。抱起一个个纯洁的天使,听他们诉说着父母不在的伤心与无助时,一个个深情的细节让志愿者泛红了双眼,孩子的话也触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看到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的艰辛,志愿者心里的酸楚在骄阳中翻滚得烫人。
灼人的烈日给人猝不及防的枯燥,而此时志愿者的心却非常的平静与温和,心里的一阵阵怜悯与同情给了孩子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所有的关怀也通过关切的笑容,温暖的拥抱化成了孩子脸上绽开的花。
为爱而行,温暖在笑中
花果村村委会的会议大厅里挂满了彩带和气球,充满了掌声和欢笑,老人和孩子欢聚一堂,一队身穿白色志愿者服装的大学生正和一群孩子打成一片,欢声笑语一阵接着一阵……
这是7月23日在花果村举办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场景。孩子们在爷爷奶奶的带领下纷纷来到花果村村委。在志愿团队的邀请下,灰汤镇政府以及花果村村委相关领导也参加了活动。
志愿者和花果小学的老师一起带着小朋友们做游戏,为他们表演节目、讲解安全知识、带他们一起唱歌背古诗…原本还很拘束的小朋友们变得活跃起来。 “哥哥,再讲一个,再讲一个……”“姐姐,我也要玩……”“我会唱歌……”“我会背古诗……”志愿者与留守儿童手牵手,围成一个大圈,重新感受到了童年的欢愉。欢乐的气氛中,孩子们像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活跃在大厅中央,歌声与笑声是他们最动人的标志。虽然玩的满头大汗,孩子们脸上却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连一旁观望的爷爷奶奶也乐得哈哈大笑。此时,志愿者心中的欣慰与高兴就似秋天收获时一样喜悦。
一阵阵笑声过后,志愿者向留守儿童分发了学习用品、糖果、冰棒,还专门为其中几个贫困的孩子送去了书包、鞋子、文具等用品,并鼓励他们勤奋刻苦、努力学习。虽然,为了给孩子们筹备游戏节目熬夜到很晚,当看到孩子们和他们的爷爷奶奶脸上绽放的笑容,志愿者心中的成就感都在汗水的滋润下化作了花果的芬芳。
秀色家园,科学高发展
轻松地享受着乡里水的轻灵与妩媚还有古树的安详与宁静,然而,规范化的垃圾池,密集的生态果园,在原本秀丽的山水中更让人耳目一新。整洁的布置,完备的居家电器也体现了这个花果密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格局,也体现了花果村村民的建设要求。
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家园,志愿者在7月21日上午走访了灰汤镇花果村村委,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卫生的发展动态,并调查了当地的环境。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农村文明卫生的新规划并在当地推广文明环保理念。一位村民笑着对说:“现在国家对我们农民越来越关心,我们穿得好,吃得饱,卫生搞得干净心理也舒服。”志愿者还帮助农户做了日常的卫生打扫。当地村民热情地招待了他们,在当地人的感谢声中,志愿者对村民们满足生活又不断追求的态度感到欣喜。
农村建设,勤劳谱高歌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绽放了一个百强县市梦,十余载的曲折历程发酵了一个世界灰汤梦。”志愿者在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开发建设工作中看到了灰汤人勤劳朴实建设自己家园的智慧与热情。
7月23日,志愿者从灰汤镇政府了解到,一直以来,灰汤以其良好的自然温泉资源发展旅游业,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好成果。近几年,灰汤镇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常好的态势,发展快,项目多,变化大,后劲足,但是经济基础薄弱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最大局限。据了解,近年灰汤镇共开发了包括集镇建设项目、紫龙湖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厂项目在内的十余个建设项目,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灰汤镇政府的目标是将灰汤建设成宁静、温馨、自然、生态的现代温泉城和国际旅游度假区。
义务劳动,暑天的温情
由于花果村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在外,爷爷奶奶年迈体弱,而作为大学生的志愿者也一直习惯着学校生活,对田间劳动感到略微的陌生,所以也迫不及待想重新体验在田里的生活。7月23日,实践队伍来到一留守儿童家里帮忙插秧。
一到田间,志愿者便立即脱下鞋袜,光着脚丫下田干活。拔秧、插秧,散布在田间的他们俯身认真的插秧,汗水滑过脸颊形成一道道欢笑的弧线。田里,渠边,白色志愿服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熠熠夺目。在志愿者的齐心协力之下,两个多小时之后,之前两亩田的空地里已覆盖了一层绿色。看着一上午的劳动成果,志愿者兴奋不已,老伯更是连声称谢,热心村民还为志愿者送来解渴的西瓜,一位村民笑着对志愿者说:“以前以为现在的大学生只会学校里的东西,看你们劳动时有板有眼的,还挺快,感觉现在的大学生都挺会干事的……真感谢你们热心帮忙!”
教育先行,我们在等待
浅浅的河里流淌的是清澈与甘甜,乡村小学就像这样以它薄弱的硬件设施如清泉般哺育一群群孩子。7月22日下午,志愿者来到花果小学,一栋破旧的教学楼,一间食堂,一块简陋的活动场地,几棵梧桐树,让他们感触颇深。尽管条件差、设备落后,担还是看到了花果小学的光与热。
孩子们的求知欲在他们简单而弱小的声影里刻画出了一道道抹不去的印记。“勤奋读书,改变命运”使他们坚持不懈努力着,期望有一天感谢父母,感恩老师。尽管设备比较落后,老师和同学们仍旧在坚持,透过已经破损的窗户,志愿者看到了一位教师正汗流浃背地在黑板上写着什么,手指紧紧地捏着一截粉笔头,学生们正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记录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板书。正是这样,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下,老师、孩子、家长都坚持着文明进步的阶梯——科学实现理想。
通过走访了灰汤镇的花果小学,志愿者感受到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变化,似乎能够看到,在金黄色的阳光下,在绿色的田野里,希望,正在蔓延……
殷殷祝福,成就辉煌梦
23日下午,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终于结束,坐在回家的车上,疲倦中的快乐在一路的风景中给了志愿者们记忆的提醒。这几天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回放,秀丽的风景,纯朴的乡情,灿烂的笑脸在花果村新建设的轨迹中给志愿者们太多感想。所有人都坚信在接下来的日子中,灰汤镇的人们会持着勤劳勇敢的风格继续勇往直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现代温泉城和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