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百草行”志愿服务团队的12名志愿者,走进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鹰山社区退伍军人服务站,为30名学生开启了一场暑期公益课堂。这场融合生态人文与科学探秘的实践活动,以多元课程与贴心辅导,为孩子们的假期注入了知识活力。
课堂上,“发现美,鉴赏美”与“科学实验的探秘”两门课程同步绽放光彩。在人文课堂中,志愿者以洞庭湖的浩渺烟波、老街的斑驳砖墙为鲜活教材,引导学生触摸本土自然与历史的脉动。当范仲淹《岳阳楼记》的经典语句与岳阳楼的飞檐斗拱同屏呈现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家乡文化的自豪。而科学课上,“会吹气球的瓶子”实验引发阵阵惊叹——白醋与小苏打相遇产生的奇妙气压,让气球在孩子们的注视下缓缓膨胀,志愿者趁机拆解酸碱反应原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可触摸的乐趣。
课程间隙,志愿者化身“学业小导师”,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难点进行一对一辅导。面对数学公式的困惑、作文构思的瓶颈,他们用通俗的讲解与耐心的引导,帮助孩子们攻克难关。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孩子原本对学习有些抵触,但这次活动让他觉得学习很有趣。志愿者们的耐心辅导让孩子收获很大。”通过作业辅导,志愿者们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还教会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的吸引力从孩子们的转变中可见一斑——从最初的拘谨旁观到主动举手提问,再到课后追问“下周还来吗”,这份热情是最好的肯定。社区负责人蒋利评价道:“志愿者设计的课程既有温度又有深度,不仅填补了暑期托管的空白,更让教育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
▲合影
(一审:李海屿 二审:王 虎 三审:李洪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