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三下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凝聚青春力量,传播算法知识

作者:文/谭晓珊 陈婷婷 王晶  来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日期:2019-07-12 浏览:257

 

7月9日至11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22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湘潭市姜畬镇尚源新村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志愿者首先通过开展破冰小游戏拉近了与小朋友们的距离,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熟悉,让孩子们从最初的不愿言语到展露笑容。与此同时,志愿者们通过填写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发现大部分孩子与父母的联系较少。于是,他们决定走访部分孩子的家庭,对孩子们进行更深入的调研。在家访的过程中,大部分家长都表示孩子因缺少父母陪伴不会主动和别人沟通交流,性格较孤僻,一定程度上导致孩子们对手机网络产生依赖性且对于网络的认知局限于游戏、视频等娱乐方式。

 

基于对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与家访情况,在接下来的几天,计算机算法小分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开设了一场网络分享会。他们从AR智能切入,通过视频的播放和对网络知识的讲解,让小朋友们了解到网络的组成、人工智能的功效等。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孩子们用笔绘画出他们心中机器人的模样,展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后志愿者通过电影的形式加深孩子们对网络知识的理解。

 

“听完哥哥姐姐们的讲解后,我发现网络并不仅仅局限于手机娱乐,还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我要去开创更多的网络知识,来改善我们村的生活条件。” 10岁的小男孩左浩宇在网络分享会结束后,拉着志愿者的手说道。村委书记刘自然也表示:“村里由于地域偏僻,网络相对较不发达,孩子们接触科技的途径较少。我们非常支持大学生这样的活动,你们的到来丰富了孩子们的科技知识,提升了他们的网络素养。”

 

通过几天的实践活动,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留守儿童的情况,深深感到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性。活动仍在继续,爱心永不停止此次“三下乡”之行,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带给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