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7月11日,我校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学子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进行支教、扶贫慰问志愿活动的同时,实践团队也展开了“红色之旅”。
参观罗盛教纪念馆
7月9日,实践团队抵达实践地点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在指导老师曹运江的带领下来到罗盛教纪念馆参观,了解新化革命烈士。
实践团队在罗盛教纪念馆内参观,通过解说员的解说了解了罗盛教的生平。再次认识了那个曾于1951年随所在部队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1月为救助落入冰窟的朝鲜少年而不幸牺牲,牺牲时年仅21岁的民族英雄。
青年志愿者们回忆此次的参观经历,纷纷表示对纪念馆中由罗盛教亲笔写下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打中以后,希望你不要在我的尸体面前停留,应该继续勇敢地前进,为千万朝鲜人民和牺牲的同志报仇!”志愿者在实践日志里这样写道:“21岁,罗盛教将大好年华献给了朝鲜同胞和祖国同胞的解放事业,21岁,也正是我的年纪,此次参观让我感受到了不同时代的家国情怀。”
看望抗美援朝老兵曹之国
7月11日,实践团队来到抗美援朝老兵曹之国居住地。曹之国老先生已年近九旬,身体却十分硬朗,见到志愿者们的到来,曹老先生直接将拐杖放在一旁,大步走在最前将志愿者们带到家里。
曹老先生在家中找出曾经参军打仗的证书和荣誉勋章,给志愿者们讲起了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故事。志愿者们了解到,曹老先生于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到达平壤对抗以李奇微为首的联合国军;1955年五月初回国探亲半月后又返回朝鲜,在朝鲜持中士军衔却受到上士待遇。曹老先生细细回忆起令自己最为难忘的一次经历,开始给志愿者们讲起自己曾作为侦查通讯兵和战友带着手榴弹潜入敌军指挥部——韩国白虎堂,并成功完成奇袭的片段。
“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为积极响应此号召,此次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旨在追寻新化县革命军人的脚步,感受了时代洪流的浩浩汤汤,培养了青年志愿者的家国情怀,感受了革命时期的军人精神宣扬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