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正值中国水周,为动员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我校青年志愿团联合学校19个学院开展“同住湘江旁,共护江水清”的主题活动,为保护湘江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活动当天,恰逢春雨连绵,但这依然不能阻挡志愿者们矫健的步伐。志愿者们戴着帽子,身穿马甲,相互搀扶着走过一片湿滑泥泞的陡坡。大一志愿者郭鑫弯着腰,仔细检查捡拾过垃圾的地面,发现泥中露出半截玻璃碎片。于是,她小心地扒开玻璃旁的泥土,将玻璃捡入垃圾袋内。雨水将她的书包和胳膊肘处的衣服打湿,她也毫不在意,捋顺头发笑着说:“很早就期待着来湘江边捡垃圾了,垃圾污染确实不轻,我希望尽自己的努力为环境的改善做些贡献。”
志愿者厉香跟其他几名志愿者将捡拾的垃圾分类,有些可回收利用的物件收到回收所可以获得的资金,这能作为环保资金继续助力保护湘江的活动。在她看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她希望活动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样湘江的环境才得到有效的改善。
不同于跟风型的志愿活动,此次活动中我校志愿者充分运用自身专业能力保护湘江。来自我校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们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实地考察受污染严重的河段的污染源与江道、地形特点,提出适当的水源规划整改建议,向湘潭水文局建言献策。此次活动负责人赵森尧也正在江边清捡垃圾,他介绍道:“我校志愿者在活动中一直是运用专业知识以及凭借自身能力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清理河道、河岸垃圾,同时也准备和我校环保协会共同在湘江湘潭三大桥段采取水样,对水质进行检测,并分析影响水质的因素及污染源,从根本上保护湘江做努力。”
湘江一大桥下的市民们来来往往,看着忙碌的志愿者,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为志愿者们点赞,有些市民甚至撸起袖子和志愿者们一起干了起来,用实际行动支持志愿者们。“我为科大的学生们点赞!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作为湘潭人,就应当从自身做起,共同保护母亲河,保护环境。”湘潭市民谭先生感慨道。
据了解,我校青年志愿团已经连续六年开展“爱湘江水,护母亲河”的志愿活动,截至2017年2月,志愿者们共清理河道河岸垃圾800公斤,其中三成被废物利用。该校青年志愿团还依托市水文局、相关专业人士,建立出湘江水质在居民生活用水、农作物用水方面的监测系统,并将监测数据分析比较。湘江沪江活动形成了无形而有力的社会效益,获得了湖南省第二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成为了学校志愿服务特色品牌,并向周围同学、周边市民宣传普及湘江保护知识,活动影响数十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