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学院教育办学特色与优势,自2015年12月起,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日前,在我校第二轮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中,化学化工学院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代表的系列本科教学工作赢得了专家组的好评。
“我们想通过‘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业务精湛、锐意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周智华介绍到。2015年12月,按照“精英化”和“个性化”的培养理念,学院制定了《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卓越教师”试点班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详细规定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选拔方式、培养模式、组织管理等流程和细节,并正式面向化学专业招贤纳士。
2013级化学专业的刘思宏就是最先进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中的一员,2016年1月10日,在得知了学院通知后,刘思宏带着想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技能的念头,报名了选拔。那时的她未曾想到试点班将对她日后的学习中产生重大影响。
“试点班的教学和培养方式比当初设想的要更加细致,与普通课堂相比,我们的练习频率有所增加,老师讲课过程中的教态以及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推敲也更为精细。” 刘思宏表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不改变学生原有的课程计划,而是在此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并建立了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如模拟课堂、案例教学、微格教学、现场教学等。
此外,为逐步形成“学习-见习-再学习”四年不断线的“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化学化工学院规定,从大学三年一期开始,试点班学生在校外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个学期的见习,并且每月至少一天前往教学实践合作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大学三年二期,学生们必须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化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四年一期,进行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目前学院已与湘潭市一中、湘潭县一中等10所中学建立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合作关系。
2016年11月,包括刘思宏在内的2013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一行10人在湘潭市一中进行教育实习工作,分别担任班主任及化学任课老师。期间,教务处及化学化工学院相关负责人赴实习学校听课、检查,并对试点班学生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中我受益匪浅,不仅班级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实践技能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而且通过参加各种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我还有了与其他优秀准教师、优秀中学教师交流学习的机会。”2016年11月,在第二届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刘思宏获得中学教育理科组三等奖的好成绩,她表示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院的培养模式和老师的悉心指导,同时,她也感恩当时的自己选择了报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
包括刘思宏在内,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启动至今,两年来学院共选拔出了2013级、2014级、2015级化学专业30名优秀师范生,并先后产出了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学教育理科组三等奖、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优秀共青团员、校讲课比赛第二名等各类奖励和成绩。在今年毕业的2013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的10人中,有6人继续攻读教育类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远高于院平均水平;其余4人也均在省市各高级中学任教,且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有效地提高了化学专业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实践能力,并在学院内形成了积极训练教师技能的浓厚氛围。”“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的指导老师刘狄赞许道。同时,他希望不只是试点班的学生,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经过修剪,褪去不需要的以及坏掉的部分后,慢慢地长成参天大树。
目前,“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已在化学化工学院逐渐常态化。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陈述表示,为促进本科教学工作,日后学院将继续完善落实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政策制定、关系协调、人财物资源的调配等工作,力求让“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加强试点班学生实力和竞争力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