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皇,地皇皇。今日我不该起早床,银子到手白欢喜,好比这麻雀吃老糠,得不到银子事还小,吹下这牛皮难收腔……”
11月16号上午,伴随着大筒、唢呐、琵琶、锣鼓的声声鸣响,一场别开生面的花鼓戏在我校南区学生活动中心强势开腔。橘色的舞台灯光下,一个个脸带红妆,身着华丽戏服的演员轮番上场,《打铁》、《送表妹》、《访友》、《刘海砍樵》四场花鼓戏引得台下老中青三代观众无不称赞叫好。
“我,毛国金,在江南一带打铁,自从我师父去世,江南算我第一。”一拍胸脯一立正,一仰头来一撅嘴,戏剧《打铁》率先开场。《打铁》详尽地描绘了喜欢信口吹牛、以“铁匠王”自居的铁匠毛国金,在师弟毛国银的帮助下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的故事。表演过程中,演员高玄用极尽夸张的动作与表情,将其吹牛的诙谐模样表现得淋漓尽致。
“表哥哥……”伴着喜庆的音乐声,身着粉红戏服的“小表妹”说着略带娇嗔的湖南方言娇羞出场。在表哥送其回家的途中,“小表妹”先是以鸳鸯自比暗示,后是以眼中进沙试探,费尽心思地向表哥表明心意。随后,一曲《访友》将梁祝未能结为秦晋之好的无可奈何展现出来。“我五十年代也看过花鼓戏,但现在觉得年轻一代演员的演技非常出色,表现得很真挚。”退休教师王振之不由地感慨道。
“胡大姐,我的妻,你把我比做什么人……”最后,一曲经典曲目《刘海砍樵》燃情收尾。伴着节奏明快的配乐,善良美丽的狐仙九妹胡秀英最终修炼成人,同天天在山里砍樵的淳朴樵夫刘海结为眷侣。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刘海的扮演者刘宏欣然退场。“‘刘海砍樵’本身就属于一个很经典的曲目,自然而然压力也就会大一点。但我很享受在台上的感觉,能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场景,感受戏曲独特的魅力,我的表演就是成功的。”后台,刘宏还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便匆忙卸下了满身的装备。
台上精彩纷呈,台下掌声不息。来自武汉的教师家属余逢浠老先生看着舞台上演员惟妙惟肖的表演,不由地哈哈大笑。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看湖南花鼓戏,虽然不是本地人,但他仍被这花鼓戏新鲜、幽默、风趣的特征深深地吸引。
与此同时,观众席后排,人文学院15级广告学专业的马梨正托着下巴认真地看着台上的演出。和其他第一次听花鼓戏的人不同,在家乡汨罗花鼓戏耳濡目染的熏陶下,马梨对花鼓戏有一定的了解。“戏曲是文化的一种传承,从长远来看,我们年轻的一代应该更多地去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马梨说道。
据悉,一年一度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每年从十一月份起开始就会在全省范围内的学校进行巡演。“国家一直在提倡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因此,我们便从学生抓起,让学生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书记王勇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