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由共青团湖南科技大学委员会主办、湖南科技大学团校承办的“自我调适,科学解压,提升心理健康素养”青马讲坛第九期第三讲在立言楼A3-2模拟法庭开讲。校团委相关部门老师及第九期青马学员到场聆听。心理学博士张珊明担任主讲人。
“左手摸右耳朵,右手摸左肩膀。”正式开讲前,张珊明首先邀请在场师生参加了一个名为“反口号”的互动游戏。她通过观察大家在游戏中出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分析了压力产生的原因,切入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她介绍道,“压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也就是人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压力是时刻存在,不可避免的。”
在大学生活中,学生的压力来源有哪些?根据对2000名大一学生的调查研究,张珊明表示,高校学生压力源排名前5的依次为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经济和恋爱关系。其他压力来源包括生活、社会、家庭、环境、未来、能力、个人与健康等,并会相对应地产生生理、心理及行为反应。
如何科学地应对压力?张珊明从三个方面分析介绍了应对压力的方法:一是行为上“解决”。降低环境控制,提升能力,并有效地行动;二是从思维上“解释”。明确自己对压力利弊的认知,拥有积极的心态;三是从生活上“解脱”,包括适当进行有氧运动、科学饮食、保证充足睡眠、深度交流、欣赏自然美景、听音乐、喊积极的口号和放松训练。
在讲坛结束后,18级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的龚柳清说道:“参加了这次讲坛,我了解到了一些减压的小技巧,这有助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排解压力。”
新闻链接:张珊明,女,心理学博士,教育心理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CPS注册心理师。湖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雨花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专家,长沙市公安局特邀心理服务专家,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十佳心理咨询师”,多次荣获湖南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工作16年,接待咨询个案2500小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先后接受团体辅导实操、系统式家庭治疗、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正念减压等培训,接受个体与集体督导240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