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是一个稚嫩的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的开始,在军训场上他们再没有了家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呵护、再没有了三五成群自由自在的嬉戏打闹、再没有了说苦怕累挑三拣四的特权。但同样他们多了一群伙伴,一群一起流汗一起吃苦的伙伴;多了一份成熟,一份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成熟;多了一份责任,一份让人豁达胸怀天下的责任。
为了解教师们眼中的军训,记者邀请了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傅早霞进行了一次简单的采访。记者在办公室见到了傅书记,着一身迷彩军装、戴一副老式眼镜,瘦瘦高高的他在这个简单的小房子里显得有些沉重,骨子里却又透着一份精神。
大学,又是一次从零开始
“您认为当代大学生最缺的是什么?大学生军训的目的和意义又是什么?”记者以这样的问题开始了采访。傅书记思考了一下,稍显沉重的表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刚经历过高考的他们习惯了单枪匹马,不懂集体的融入。而大学特别是军训期间学校注重培养的就是学生这种集体主义荣誉感、爱国主义荣誉感。要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懂得去关心集体、关注同伴,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作为学院的军训负责人,我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每一年都会有军训,只是教官不同了,学生也不同了,但不变的还是对学生的引导工作。军训应该是大学生的第一堂课,他们应该在这12天的军训期间有所收获、成长。对他们而言,每个新生都是一样的。大学,又一次的从零开始,他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只不过是看谁先学会飞翔。军训,就是这个作用。”在被问道经历这么多年军训的感受时,傅书记显然对这些孩子有着说不完的话。
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
“‘我们的学生是最好的’这句话是刘德顺校长说的。他是第二个对我工作生涯有着重要影响的人,另一个人是我在湖师大读本科时的校长张楚廷。”傅书记坦言自己热爱军训工作最大的促因在于对学生的信任、对教育事业的追求。“无论4年的大学生活里有没有当过班干部、学生干部、受到何种奖励,亦或是在今后工作中所谓的出人头地,这都不是大学的目的,一个大学生总应该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这就够了。”
“军训不是让学生晒太阳,不管阴晴他们都在这里知道了什么是组织纪律、什么是集体观念、什么是坚持不懈。”今年天气太“好”,学生得不到锻炼的疑惑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答案。
我是很普通的一名人民教师
每次去军训场地学生都会喊“首长好!”,这虽然没错,但是我相信每一个教师都会更感动于那句“老师好!”每次去军训场地,有时慰问他们、有时鞭策他们,我也不知道到底带给了他们什么东西。我只是做好一名教师应该做的去尽力去帮助自己的学生。做了这么多年学生工作,我也时常反思自己到底哪些做的好哪些做的不好。但往往其实最好的答案在学生的心底,我只想做他们通往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就够了。
是学生也是军人
“偶尔会有些同学受不了军训的苦而抱怨,对此您怎么看?”对于此,我只想说来到大学他们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会万般呵护。但同样站在大学的军训场上他们也是军人,对军人而言没有“苦”字一说。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同样它的丰富也会让人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希望同学们把握好军训、把握好大学。在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有机会做一名军人的时候,好好努力珍惜。这样才不会虚度这人生这最绚烂、最华丽、最值得回忆的大学生活。”记者在傅书记的谆谆教诲中结束了此次的采访。
老师、教官、学生,不同的人看军训都有不同的感受,但目的都只有一个: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