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上午10点,香港中文大学王宏志教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在外语楼101教室开展关于翻译研究系列讲座——从原著到译著:翻译研究的典范转移。外国语学院曾艳钰院长、相关专业教师及全体研究生参加本次讲座。
“直译和意译,忠实和通顺,究竟哪个才是完美翻译的准则?”王教授以从两三千年前争论至今的问题开始了本次讲座,在一开场就抓住全体师生的涉奇心理。随后,王教授围绕这个问题逐渐展开精彩讲述,带领大家一起深入探讨翻译研究的实质。他提出,“只要有沟通就会有翻译存在的必要。”,并以鲁迅的“原著中心”的准则为例,强调不同的翻译者因立场不同,就会做出不同的翻译,并特别指出文化立场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王教授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讲述形象而不失精辟,博得阵阵掌声。
在提问环节,众师生争相提问,王教授一一为其作了详细解答。王宏志教授对在场师生表现的求知精神及学术探究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最后,曾院长代表学校感谢王宏志教授莅临学院讲学,让大家更深入了解翻译研究的艰难,为我院研究生指明今后的翻译研究方向。
此次王宏志教授受邀前来外国语学院讲学,并会在外国语学院开展系列讲座,本次讲座是翻译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二场。下一场讲座将会针对主题“跨学科的翻译研究——理论与实践”展开。
新闻链接:
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学士及哲学硕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哲学博士,主修翻译及现代中国文学。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讲座教授、翻译研究主任、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中文系兼职教授及博导、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