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晚,民族音乐学家杜亚雄教授在南区音乐楼汇报厅举行了中国民族乐理讲座,让我校音乐学院学生进一步亲近了中国民族乐理。
杜亚雄教授用他幽默,诙谐的演讲方式,诠释了中国民族乐理的概念。杜教授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与中国戏曲《包兰图打坐在开封府》对比中西方音乐的音高,拍值各异,分析了中西乐理的差距,引得大家不住地称赞。
杜教授以中国民族乐理十个主要概念为主讲。从声,音,律,均,宫,调,拍,板,眼,谱十方面对乐理系统的做了讲解。“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单出日声,杂比日乐”让学生们对声和乐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还与我校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同学们踊跃举手提问,他认真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他语重心长地对学生说:“中国传统音乐是活的,谱是死的,音乐是活的。我们应该退回去把母语捡回来,不然传统会丢失”。
杜亚雄教授,民族音乐学家,哲学博士,1981年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现为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会副会长,曾获多个奖项,出过二十多本专著,二百多篇论文,2009年受邀去台湾演讲,并出版《中国民族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