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以大学智慧 促“两型”建设:化学化工学院“三下乡”马鞍村调研

作者:严伟富 来源:化学化工学院 日期:2011-07-09 浏览:187

 

 

 

  79日上午7点,汽车满载着歌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蜿蜒之后,化学化工学院全体三下乡成员成功到达此次调研目的地——马鞍村。在这里,将展开为期一天半调研考察任务。

 

 应“两型”建设,马鞍在行动

 

    上午八点半,一行人来到马鞍村村委,村支书热情沏茶接待队员,并就马鞍村发展及现状做了较详细的介绍。据悉,马鞍村环境优美,依山傍水,以养殖业为主。该村地处长株潭接壤的“金三角”地带,作为第一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试验点,在政府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马鞍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从以前的单行泥巴路到而今的双行水泥路﹑从以前的家家烧柴到现在的户户“通气”。每家每户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两型”社会的建设,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了“一切为人民服务”。

 

    马鞍人凭着不怕脏苦的干劲,实现了家园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村长雄心壮志地告诉我们:马鞍村将建立创新引领的示范区体系。

 

同献真心力,共拓马鞍途

 

     为加快调查进程领队根据实地勘察和了解的情况将队伍兵分三路进行了调查。调查过程中,各小组成员积极地与村民攀谈,循循善诱,以求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各项问卷调查。据调查,村户使用的能源不尽相同,一半农户使用沼气,另有少数人家使用太阳能。建有沼气池的农家会定期开盖利用沼渣施肥,肥沃沼渣所灌溉出的作物经处理后作为家猪的饲料,如此循环。村户旁随处可见垃圾桶和垃圾池,以求垃圾回收再利用。该村在资源的利用上基本建立循环清洁体系。村中大兴公共建设,修建贯通全村的水泥路,并引入了数十盏太阳能路灯,以求建立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结合该村特殊的地理方位和优美的风景,村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度假村。

 

  马鞍人同心同力,共同开拓马鞍未来通途。他们以实际行动述说着:马鞍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一步步朝着更完善的“两型”社会发展

 

  沼气池取样,粪里寻“珍宝”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大家来到了一户有沼气池的农家,道明来意后,农户乐意为我们打开沼气盖取沼渣。为出色的完成任务,队员忍着恶臭,手戴塑料袋,以棍捅沼渣的古老方法,让沼渣一点点流入取样瓶。真是“古有书里觅黄金,今有粪中来寻宝”。取样完成后,队员们戏称这粪渣的气味才是真正的大自然的气味,如此坦然态度不正是我们科大乐观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充分吸收大学智慧,借助大学的科技力量,为湖南省两型社会的建设出谋划策,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实现富民强省的目标作出新贡献。”化学化工学院三下乡队伍以不怕脏苦的调查精神、认真严谨的实验态度去关注新农村建设,以求为湘潭“两型”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