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10:00,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张东水博士在第一教学楼205举行了题为“滨海湿地生态遥感监测及其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讲座。我院相关师生听取了此次讲座。
张东水,2009年于福州大学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近年主要研究方向是多光谱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地理信息系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张东水博士诵读着《诗经》中的名篇,并以此开始了此次讲座。他首先通过一组图片和数据阐述了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之根”的湿地的重要生态和经济价值,在简单介绍了我国当前的湿地类型和分布后,他也指出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湿地面积正在锐减。因此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来监测成为保护湿地的主要手段。随后,张东水博士将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分别比喻为人的眼睛和大脑,形象、生动地体现了其在湿地保护领域的灵活性和重要性。他以《漳江口红树林野外调查》、《闽江口湿地动态变化监测与信息系统》等为例,从方位的选择、影像的判读,到最后的指数分析与决策,详细地叙述了这一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张东水博士并在现场解答了师生们的疑惑。最后,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此次讲座,使大家不仅明白了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更让大家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湿地方面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将对他们今后专业的学习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