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杨珺的时候,他正在谆谆教诲133排的孩子们:帽徽要正,腰带要紧,正步时脚要抬高,手臂要直。他眼神严厉,但同学们整理衣领的动作却非常温和,直脱脱是个外刚内柔的教官。
出生军人世家的杨珺从小耳濡目染,对军队自有一份特殊的情结。大学一开学便加入了军训团,在军训团的生活有苦有乐,有付出也有收获。回忆那段时光,杨珺感慨说:“训练让我成长了很多,最终我带着坚持、团结和沟通三样宝贝回来,也算不冤枉这一趟了!”
新学期开始,杨珺接手了我院军训的总负责工作,继续着他的军人梦想之旅。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感受着那一丝丝来自心底的尊敬,听着那一声声发自心底的笑声,杨珺深深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
教育学院,师苑之光要闪现啊!每天晚上,教官兄弟们都已经睡着了,杨珺还是久久不能入睡。怎样才能让同学们体会到起步跑的要领呢;怎样才能让教育学院五个排的兵们团结一心呢;怎样才会使同学们在军训中感受到劳累中的快乐呢;又要怎样才能塑造出真正的军人气质呢?一个个的问题让他辗转反侧,挂记在心。
“我会好好跟同学交流,告诉他们我的真实想法,然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进步。事实证明,效果是很显著的,昨天晚上走齐步还成问题,今天早上这个问题差不多就解决掉了。”为了解决好问题,杨珺也想了不少好点子。比如说,用形象的词语来代替枯燥的军事命令。“踢,踢,把国足踢出亚洲,使劲踢,就是这感觉!”“正步,踢、压、绷!”笑声中同学们进步飞速,教官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人们眼中的90后会很娇气,很脆弱,然而真正接触他们以后却并不是这样,他们坚强,勇敢,有激情。”说起自己手下的那些兵,杨珺脸上是止不住的骄傲“没有一个人会打报告去阴凉的地方坐着休息,也更没有一个人轻言放弃。”
脚很痛依然咬着牙做着每一个对她们来说很难的队列动作,站军姿从开始的5分钟到后来的半个小时,从刚开始倒下去两个人到后来很轻松的坚持下来,一点一滴的成长,对于教官,对于同学们而言,都是最自豪的事情。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杨珺的梦想在军训场地旁绿油油的树荫里,在一身身挺拔的橄榄绿里,在站军姿时凝固不动的蓝天白云里,离实现越来越近了。教官杨珺的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