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下午2:00,应人文学院邀请,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戴庆厦教授在八教3-4进行了“关于语言使用国情调查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讲座,讲座由院长谢奇勇教授主持。这是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博士点建设支撑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大家论坛系列讲座”中的第四次讲座。
戴教授首先分析了语言国情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中国语言国情处于朦胧状态,现在,小语种和方言都处于濒危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失会导致文化的消失,语言矛盾也会引起社会矛盾,所以要解决好语言的三大块关系,即汉语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本国语和外语的关系。语言国情调查的意义在于为国家政策提供依据,为语言教育提供依据,引导语言和谐,为语言学的研究提供现代材料。接着,戴教授从语言的功能、语言关系、语言态度、本体结构四个方面详细地说明了语言使用国情调查的内容,并详细说明了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包括文献资料的收集、制定调查大纲和设计问卷、取得当地数据、入户调查、访谈和整理成稿等。
报告后,在场师生纷纷就今天的讲座主题向戴教授提问,他热情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本次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戴教授旁征博引,纵贯古今中外,深入浅出,幽默风趣,不时博得笑声和掌声,让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对语言国情研究的基本认识,并带来大量的语言研究前沿动态信息。此次讲座极具专业性质,针对性强,学术含量高,不仅给相关专业的学子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专业课,进一步巩固提升了他们的专业素养,也为我院的教学科研注入了丰富的养料,对我院教学学术方面工作的开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戴庆厦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创新基地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少数民族语言分中心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国际双语学会会长,美国语言学会终身荣誉会员,北京语言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27所高校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他的代表性著作有:《汉藏语概论》、《语言学基础教程》、《社会语言学教程》、《景颇语语法》、《波拉语研究》《仙岛语研究》、《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对比》、《藏缅语族语言研究(1—4辑)》等。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参考语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项目——景颇语参考语法、西摩洛语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