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适逢端午节,是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日,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特邀著名作家水运宪、王开林在十教附一楼多媒体大教室103作了主题为“文学与青春生命的诗性飞扬”的讲座。湘潭市作家协会主席杨华方、常务副主席邹联安、《文学界》杂志编辑部主任黄斌及人文学院中文系部分教授和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座。讲座由中文系教授、作家潘年英主持,近三百余名中文系学生和文学爱好者聆听了讲座。
水运宪先生是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祸起萧墙》的作者和20集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的编剧,现任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同时兼任《文学界》主编,著有大型话剧《为了幸福,干杯》等数百万字。从《乌龙山剿匪记》里走来的水运宪,全无匪气,倒是文气有余,一身时尚休闲的装扮,俨然一青春小帅哥,阳光满脸,亲切随和。
“小说改编为电视剧,不仅使电视剧增加了文学含量,反过来电视剧也可以使小说传得更远更广,文学和商业结合并不是坏事,不能简单地说是文学的退步。”水运宪先生主要谈到了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与改编问题,另外重点介绍了《文学界》杂志两年来的办刊情况,尤其是在与同学们的互动环节中,他机智幽默的谈吐,让名家风范一览无疑。
王开林是著名的北大才子,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和《文学界》杂志执行主编,出版有散文集《站在山谷与你对话》、《落花人独立》、《灵魂在远方》、《火焰与花朵》等十三部,获得“毛泽东文学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文学永远不会消亡!”王开林先生认为文学是所有艺术的母体,认为一个有完美精神追求的人应该有人生六大积累:感情积累,包括友情、亲情、爱情等情感的感受集合;阅历积累,这方面除了随着年龄增长外,还可以通过读书(特别是阅读史诗)来实现;知识积累;思想积累,即要有一种批判精神;另外也不能忽视财富积累,即从小就要学会理财,学会生活;快乐积累,关于这一点,王开林说人生最终的目的就是快乐,快乐也是一种成功,甚至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他最后强调指出,人生六大积累是创作的重要基础。
对同学们提出的大学生集体堕落、现代文学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该如何平衡、文学的商业化现象、对80后作家作品如何评价等问题,两位著名作家结合自身的经历从容解答,他们极其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掀起了一个高潮。
最后,由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吴投文博士作总结,他说:“我们今天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欢度了这个传统佳节,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拥抱了文学,也让文学真切地拥抱了我们,真切地拥抱了我们的内心。热爱文学是高尚的。文学应该通向我们的内心,只有真正的文学才能打动我们!我希望通过这次讲座为热爱文学的同学提供一个与著名作家直接交流、互动的平台。”
(人文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