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天的深入农村社会实践调查,商学院在湘潭县易俗河镇京竹村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在顺利开展的情况下,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学生志愿者们走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生活之中,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切身体会了作为湘潭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京竹示范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开始对调查报告、论文的撰写方面进行构思。
在近两晚的讨论会上,各调查小组成员通过在京竹村开展的实践调查,对京竹村的医疗保险、农田分配、工业污染、垃圾处理、人才流失等方面作出了探讨和总结,并希望寻找新的切入点,即以工业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倡导服务型政府,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促进京竹村的健康良性发展。
罗登辉老师组织并参加了7月13日晚上的会议,在认真听取了组员们的汇报后,他强调,“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提是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两大问题,一是在对论文的写作方面,目前的主题还不明确,一切调研要围绕论文展开,他主张在制度、认识、手段等方面去改进农村的发展;二是在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要做到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等。同时,罗老师也进一步强调了志愿者下乡调查一定要注意安全,切不可下河游泳,各组成员要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探讨,敢于思索和发现问题。
2008年7月14日,在罗登辉老师的指导下,针对调研任务和方向的变化,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小组进行重新分组,分别就论文写作、宣传报道、联系调查等方面成立了论文写作组、宣传报道组、外联组和调研组,并因为工作的需要,特安排论文写作组的志愿者们回学校进行相关资料的搜查,为论文的最后定性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本期“三下乡”活动在相关老师的指导、全体志愿者们的不断努力和调研下,能够生成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圆满地完成本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