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颗种子的成长故事,为了梦想,它一刻也没停过。
将科技、教育、卫生输入农村基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一己之力。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随着暑假的来临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也再整旗鼓,出军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希望小学,迎接他们的将是一翻壮丽的青春洗礼。
丰润果实孕热种
一颗种子的诞生,要有一个饱满的果实为它提供健康成长的温床,输送源源不断的营养。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幸运诞生在一个成熟而芬芳的果实当中。
从本次“三下乡”的准备阶段起,我院领导就给予了高度重视,院学工办全体老师也多次召开专题讨论会。从活动的策划到具体事项的安排,老师们都参与或监督,不放过任何细节,保证了此次“三下乡”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领导们如此支持,让我信心百倍呀!有好几次老师们为了开讨论会都错过了吃饭时间呢,”参与了策划的实践团团长谢蔚说,“如果不是他们严格把关,我们怕是做不出这么周全的计划,想顺利‘三下乡’也很难吧。”
我院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团员的选拔也十分严格。早在六月中旬,我院“三下乡”的宣传海报便张贴在外院大厅和室外宣传栏,随后志愿者的征选也一并展开。成绩杰出的“强人”、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才艺过人的文娱骨干……百余名优秀学生递交了志愿者申请表,一度令选拔的评委们绞尽了脑汁。“同学们踊跃报名,而且每一个都那么优秀,我一个都舍不得。”老师赵鹏谈起选拔“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成员时说,“但选择终究还是做了,被挑出来的十五名成员都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可以在‘三下乡’时身兼数职,这十五个一相加要比十五大几倍呢。”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脱颖而出的十五名实践团成员面对的第一项任务便是“三下乡”前期准备工作,而这项工作必须与期末复习同时进行。犹豫还是有的,但他们最终的决定是比别人更加抓紧时间,见缝插针。准备支教教案、搜集社会调查资料、排练文娱节目,同时专心复习考试——他们一时间变得格外忙碌。但喊累的没有一人,因为离目标越近,大家就越兴奋。“开足马力向前冲!”这成为大家当时相互激励的口号。7月9日,大家提前完成了任务,成果令人对“三下乡”充满期待。
大地滋养始发芽
种子要发芽,要寻找到一个乐园,那有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和温润的雨水。“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又幸运的找到了这块乐土——乌石镇彭德怀希望小学
湘潭县乌石镇是中国十大元帅之一——彭德怀的故乡,而实践团所支教的小学正是由彭德怀所资助创办的。这是一所具有浓厚革命气息的学校,陈列室里,锦旗鲜红亮眼,不计其数——“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全国十佳中小学英雄团队集体”、“《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等——这里的学生们一直受伟人事迹激励着,给志愿者留下了正直、朴素、勤奋、坚强的深刻印象。
“这是一个具有传统和现实意义的实践地,在伟人故里,更是在伟人资助的希望小学,同时还有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赵鹏老师谈到,“在里这,四处散发着优良传统的气息,相信大家的满腔热情能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
实践团的到来令这里的孩子兴奋不已,围观的群众也来了不少。志愿者后来了解到,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反响不小,乡亲们一得知有志愿者要来便奔走相告,期待万分。初到之时,饱受山路颠簸之苦的志愿者们疲惫不堪,但下车后看到迎接着他们的笑脸,倦意全无,马上投入工作。“虽然生活很简朴,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程度比起城里孩子里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一个个都很有礼貌,我们总能听到‘谢谢姐姐’、‘请哥哥您帮一下我’这样的话,这与他们所生长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密切相关的。可喜的是,在我们上了几堂英语课之后,他们就换成‘Thank you very much’了!”每位志愿者讲起这些孩子们都会笑得清澈无比。
农村教育条件不及城里,这里的孩子到了五年级也只会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志愿者们利用英语专业的优势,为孩子们准备了全面的英语教学课程和教具,包括语音、单词、情景对话。希望小学的校长听说了非常高兴,特意为志愿者们开放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而乡亲们的热情也出乎志愿者们的意料。实践团不断收到意外的礼物,有时是农家的绿色蔬菜,有时是香甜的大西瓜。“想让你们过得舒服一些,很谢谢你们呀!”一位乡亲这样表达他纯朴的感谢。
胸怀梦想展叶枝
种子说,它要长大,要去与参天大树比高,它需要一个伸展叶子的方向。“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一直拥有它的方向。
我院组织本次暑期“三下乡”,主要是为了引导大学生与祖国共同奋进,了解农村、帮助农民共同发展,并且与时俱进宣扬北京奥运及其精粹,发挥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让大学生坚持以“以我所学、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帮助农民共同构建和谐农村。
我国号召大学生‘三下乡’如今已有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来,‘三下乡’历练出了许多杰出大学生。大学生们来到农村,不仅仅是传播了知识技术,他们在活动中得到的收获常常比付出的少。艰苦的生活令人意志坚强,集体生活使人更加学会为人处世,此外,不时的处理突出状况更是锻炼了大学生的应变能力。“这次‘三下乡’,我院希望志愿者们在深入农村后,认识到如今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而激发他们为农村服务的强烈愿望,在就业时能够树立‘到农村去’的意识。”赵鹏老师说。
从本次“三下乡”的日程表可以看到,社会实践团组织了讲座和海报宣传,向农民们宣传“三农”知识、奥运知识和时事,并与当地村民一起进行体育活动,丰富农村业余生活;同时,实践团成员们走村串户,倾听农民心声,了解农村新变化,慰问留守儿童和老人。
“我们突然之间有用不完的力量,不断的收获让大家兴奋不已。”志愿者们表示说,“我们原计划下田帮农民‘双抢’的,到田间一看,农民全用上了收割机。原以为农民在这个季节会热得无处可逃,想不到,这儿的农户几乎家家都装了空调!农村的变化真是一日千里啊!”国家这几年来出台了许多针对农村的改革和优惠政策,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不小动力,机械化耕作方式和现代化生活模式已在这个相对偏僻的农村生根发芽。志愿者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将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的激情还在燃烧着,热度不输暑期的艳阳。这颗种子发了芽,舒展了叶子,在骄阳下泛着亮绿色的光。志愿者们都在努力着,直到这些以汗水和热情浇灌的种子长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