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全体学生干部能够正确认识以及面对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并在生活中帮助有心理问题的同学,更好地开展工作,人文学院特邀请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有心理咨询师证的校团委书记余杰于
“心理问题的存在是普遍现象”,余杰在介绍何为心理与心理问题后,详细地为大家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心理问题、就业压力等等。他认为,心理问题可以分三个层次:一般心理问题(即心理困扰)、严重心理问题(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其中,存在一般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较多。接着,余书记为大家介绍了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途径。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可以通过倾诉、运动、适度痛哭、聆听音乐、自我激励等自我心理调试的方式,从家人、朋友、辅导员、老师那里获得心理辅导,以及进行专门的心理治疗等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关于学生干部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余杰首先解释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含义:对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危机可能带来的伤害,并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的过程。接着,他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适用人群,介绍了我校的“五级心理危机干预防护网络”,指出了学生干部在其中的作用。作为学生干部,应该及时发现并报告危机信息,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能在紧急时刻果断采取措施,保护危机个体及他人不受伤害,并且能够在危机发生时,积极协助老师进行处理。同时,他还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细、早、全、诚”的技巧,提高学生干部对自己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的认识。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邓志斌在作总结发言时提出,希望全院学生干部共同为学院、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