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全民阅读,紧跟时代潮流,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校外国语学院开展“i阅读大学英文经典原著导读系列活动”。该活动由吕爱晶教授团队打造,并在2018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一校一书”阅读活动中,荣获“创新案例奖”。
由专著、微课、题库等多元化教学资源组成的《大学英文经典原著导读》课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线上线下课程有效地相结合。为达到预期效果,该团队在我校自主学习中心建立在线课程,并通过“学习通”手机APP客户端,推出一平三端智慧教学系统。再结合线下的答疑,及时地弥补了线上缺乏互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解决课程内容问题的途径。
吕爱晶教授团队采用移动学习与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灌输式教学,做到“四个有机结合”。即线上教师知识点精讲与线下学生设计表演、线上分享相结合;线上答疑、实时互动与线下督导自学相结合;英文经典原著主题阅读、分析性阅读与拓展性选读相结合;课程教学内容与助教督学社区、学生讨论区及阅读考核区相结合。
该团队强调深呼吸阅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要改变以往重学生语言知识与技巧、轻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方式,帮助学生深度阅读”。吕爱晶说道。因此,基于真实语言环境和“互联网+”背景下,其团队通过视频知识点精讲12部英文经典原著的重难点,以及50部拓展性阅读书目、拓展性知识视频、学术论文等做法,使学生阅读有的放矢,达到了真正的深呼吸阅读。
“本课程创新了多元考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体系,突破了传统考核方式‘一考定终身’的瓶颈。”吕爱晶表示。团队通过个性化定制设计和表演、阅读测试与提交阅读小论文等多元考核方式,及时有效地了解了学生学习的进度情况,同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创新了传统的教学形式。
除线上线下课程之外,吕爱晶团队还开展了其他一系列活动。引导外国语学院17、18级学生开展经典阅读分享会,让大家一起交流阅读心得体验;以读书报告比赛的形式,让同学们作为阅读主体,投入到阅读中与作者进行灵魂的对话;在公众号“HNUSTi阅读”上分享大家优秀的读书笔记……在一次次活动中,加深同学们对文学作品的了解。
吕爱晶团队定期邀请名家前来解读英文名著。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意青、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等曾应邀来我校讲学。通过对名著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史上的现象,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
该课程还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通过对英文经典书籍的解读,同时帮助非英语专业学生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各类各种文本的主题思想。18级机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的薛克美说:“该课程线上视频的内容关于文学知识、小说内涵的讲解很清楚,我最受启示的就是关于讲解富兰克林提出的十三美德的部分,这是可以用来检视自己的好途径。”
16级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的王楀晴十分喜欢此课程:“这门课程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节我学习的时间,只要有互联网,我就随时随地可以开启我的学习之旅。除此之外,我能选择的学习文本也十分丰富,如诗歌、长篇小说等,通过欣赏不同题材英语文学作品的特点、风格和语言艺术,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我对文学作品评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