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来学校,不想学习,我为什么要上学呀?”
“一想到开学,我就想流泪。”
“躺在宿舍的床铺上翻来覆去到早晨6点,我恐怕是要上天了吧!”
每逢返校期,微博、朋友圈、QQ空间等各大网络社交平台都充斥着大批学生的“哀嚎”,各种开学综合症就像病毒一样蔓延在大学校园中,不少大学生都出现情绪低落、吃不香、睡不踏实、上课迟到、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这场“小感冒”也相继充斥在科大校园中,开学综合症的源头究竟为何,又该如何治愈?
作息难调整,课程压力大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尽快跟上大学生活的节奏,绝非易事。课程压力增大、作息难调整、恋家……成为普遍大学生“焦虑”的几大重要原因。“一周十一节满课、新增了线性代数、大学物理、电路等高难度课程,还要准备英语六级考试、参加和专业相关的比赛等等。”和大一上学期相比,新学期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8级机器人工程二班的董思良新增了大批的课程,新学期的挑战不由地让他倍感压力。
而对于教育学院17级应用心理专业二班的李佳茵而言,放假时养成的熬夜习惯让她久久不能适应学校早睡早起的生活,“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成了她的一道难关。她只能尽量地控制自己每天11点就做好睡觉准备,带上耳机听一些助眠的音乐,帮助自己尽快回到正常作息。“每次一开学就说明大学时光又过去了半年,还是有些舍不得。再加上学院的工作还有一大堆等着我去完成,让我想到去学校都莫名有些害怕。”教育学院17级教育学一班的钟雪坦言。在作为学生干部的她看来,大量的校园工作也是她焦虑的源头之一。
“我真的特别的恋家,特别不想开学,因为一离开,也许就是一年后再见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软件工程一班的李政恒久久无法平复内心悲伤的情绪,因为他每一年暑假都要代表学校出去参加程序设计竞赛,今年也不例外,而在参加竞赛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培训环节,这就意味着暑假期间他必须留在学校进行培训,所以这次寒假结束后,或许一年后才能回家了。
考研与毕业,双重大考验
今年大三的张佳强是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的一员,也是学院学生会副主席。打算考研的他,开学后,既要处理学生会的工作、准备科研创新比赛,又要兼顾本科学习与考研,一大堆的事扑面而来让张佳强有些烦恼,而考研复习的时间规划更是让他有些焦虑。
考研的压力、做任何事情前没有详细的计划是很多像张佳强一样大三学生的开学困扰。为此面对新学期的焦虑症状,张佳强制定了长期和短期的计划来“治愈”自己。“短期计划就是每周一便规划好未来一周的学习活动,每天晚上睡前规划第二天的时间安排,每次学习的时候分配好各科的时间;而长期计划就是针对考研,分为几个月的学习计划或目标。”张佳强说。
“对于大四来讲,本该是没有开学焦虑的,但现在面临着毕业论文、就业压力等问题,其实焦虑丝毫不低于学弟学妹们。”人文学院15级汉语言一班的王健今年六月即将毕业,未参加考研的他与其他同学相比起来,这个学期本该轻松很多,但开学后,面对着毕业论文的严格考查以及接踵而来的求职让他也很紧张。“以前的大学生活就这么得过去了,到了大四就想过得慢一点。希望我能在三月份把论文的初稿完成并迎接组织考查。”感慨起自己所剩不多的大学时光,王建显得格外的珍惜。
积极面对,调整状态
“开学综合症是指学生在开学初从假期投入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的一个综合表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刘云峰指出,产生这种情况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舒适放松假期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导致同学们的植物神经系统紊乱;二是部分学生学习状况不理想,在经历假期后,面对补考、课程多难度大等压力较大。
如何调适课程压力与就业压力呢?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廖金花表示,大一大二学生课业压力大是正常现象,应通过多与老师、同学交流倾诉并积极调整状态;针对大三大四的同学,在面对考研与就业中,应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明确目标并积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