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赛事直通车】4×400接力赛 速度与默契的综合考量

作者:文/吕英杰 姜蓉 赖艳云 陈心莹 图/朱思韩 董思良 迟越君 张植 来源:大学生通讯社 日期:2018-10-27 浏览:499

 
 

1027日下午,随着第一田径场跑道上的哨声一落,八条跑道上的八名女生旋即奋力挥臂迈腿,起跑、冲刺、超越一气呵成。与此同时,观众席以及跑道两边爆发出的喝彩声越来越激昂嘹亮,将4×400米接力赛决赛气氛推到高潮。最终,机电工程学院、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分别拔得甲组男女组头筹,体育学院17级代表队斩获乙组男女组双料冠军奖杯。

 

 作为潇湘学院此次4×400女子接力赛决赛第一棒,周瑶在跑完自己的第一个100米后,一直守在跑道上为自己的队友加油打气。“我希望通过给她们加油能够让我的队友们感受到力量,因为我们跑第二棒的同学是跑完3000米之后赶过来的,我们原本都很担心她,但是她最终发挥的很好,这让我们很开心。最让人激动的是,我们在第三棒的时候加速反超,从原本的第三跑到了第二并且维持了下来!”在谈到为何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时,周瑶自豪地回答:“勤于训练以及团结协作。我们每天早上都会训练,大家都起得很早,训练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对方加油打气,彼此鼓励。”

 

“在比赛的前一天我失眠了。”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17的卿冬丽说道。“因为身体的原因,在跑到后半程的时候我的心理状态也不是很好,觉得自己会给她们拖后腿,不过最后我们还是拿到了第三名这个好成绩。虽然我们当中还有人受伤了,但是我们都坚持了下来,我觉得我们就是最棒的了,也算做到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继去年在男子4×400接力赛上夺得冠军后,机电工程学院在今年运动会上卫冕成功,代表机电工程学院两次取得冠军的刘轩在分享获奖心得时表示,耐力与默契是他们日常训练的重点。“我们每次训练前都会自己先围着操场跑个五到十圈。日常训练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棒之间的交接,如何找准接棒位置、如何在两人同时奔跑时给下一个人递棒,这样的默契是要靠不断地训练磨出来的。”对于此次再夺桂冠,刘轩觉得这背后要感谢学院一直以来对于运动员的照顾,以及参赛选手、后勤人员和一直以来给予他们鼓励的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