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国防报】英雄航天人——周湘虎

作者:邹维荣 高盛 来源:中国国防报 日期:2016-07-19 浏览:274

    
    周湘虎,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一等功臣。作为发射场第一批创业者,两座巍峨耸立的发射塔架见证了他对梦想执着的追求。他曾和同事们在2个月内划定了场区近14公里的边界围栏,踏勘土地16000多亩,实现了场区的通水、通电、通路,为工程建设打通了“生命线”。

 

在担任现场管理代表之初,为尽快熟悉工程项目,周湘虎跑遍了工地所有角落,向设计监理人员请教,读合同、记规范、写日志,摞起来半人高的设计图纸,硬是被他吃透吃薄。

 

人工挖孔桩浇筑前,为确保孔桩底部积水碎石清理干净彻底,周湘虎袖子一挽,咬着手电筒就钻进了20米深的桩孔里,工地上262个大小孔桩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19月的一天,刚走下工地的周湘虎突然眼前一片漆黑。因长期用眼过度,周湘虎患上了慢性眼疾,为了不耽误工程进度,他坚持奋战在施工一线。结果,强烈日光下连续多日加班成了压垮他左眼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左眼失明、右眼高度近视的残酷事实,周湘虎没有放慢追梦的脚步。201111月,某型火箭发射工位导流槽浇筑在即,作为火箭发射重要的地下工程,导流槽浇筑质量关乎火箭发射成败。而此时,周湘虎矫正视力仅为0.25,以这样的视力继续工作,同事们为他捏了一把汗。

 

导流槽折流段底板倾斜角度大,如何解决混凝土塌落问题,是制定浇筑方案的关键。周湘虎坚信,实实在在的数据不会说谎,经过多方论证、反复试验,“一布二降三严控”的浇筑方案最终出炉。

 

浇筑正式展开,周湘虎又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测量工具和混凝土浇筑指标数据成了他的全部。

 

“混凝土配合比还要提高”“入模温度可能超标、立即用冰块降温”……

 

浇筑结束,混凝土强度、耐久、变形等各项要素均达标,整体观感良好。周湘虎用几乎完美的施工质量打消了众人心中的疑问。


    新闻链接:2016720日《中国国防报》第04版:视点
     http://www.81.cn/gfbmap/content/2016-07/20/content_1510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