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首页 > 媒体报道

中国妇女报:退休老教授十年打造“家乡幸福院”

作者:邓小波 邹平辉 谭鑫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日期:2014-09-21 浏览:415

 

湖南科技大学退休文艺美学教授夏昭炎今年80岁,一头白发,瘦,眼神特别清亮。

 

他每天都会到离家不远的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去组织村民活动。这个位于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谭家垅村的活动中心是他亲手建造的,望着挂在活动中心墙上金色的农家幸福院牌匾,夏昭炎说,这是他和老伴杨莲金十年间最骄傲的事。

 

十年前,夏昭炎患胃癌,切除四分之三的胃后,回乡休养。家乡山清水秀,但夏昭炎发现了一些问题:村民唯一的休闲活动是打牌;留守儿童寒暑假的活动场所是牌桌旁和乡间小路上打闹玩耍。

 

我们不打牌还能干什么?乡亲的话刺痛了夏昭炎的心。

 

城里有文化,农村也要有!夏昭炎说到做到。2009年,他买下夏家宗氏祠堂旁一座破败老屋,找工人盖瓦补墙,不久,活动中心的书屋就修建好了。夏昭炎迫不及待地把家里的各类图书、剪报搬来,挨家挨户通知乡亲到书屋去读书。

 

书屋开放第一天,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挤满了将近20个村民。村民们指着不认识的字询问夏昭炎,孩子们好奇十足地翻看着自己感兴趣的图书。夏昭炎很开心:乡亲们能够多读读书,感知外面的世界,多好啊!

 

书不够多,夏昭炎就自费买书。书屋没有管理员,夏昭炎就手把手培训。一位受他指导的管理员还获得湖南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称号。

 

除了书屋,夏昭炎还关心村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夫妇俩齐心协力,在活动中心办起少儿假期学校。并动员远近的小学老师、研究生一起为孩子们上课。

 

夏昭炎为课堂内容的开发花了不少心思。除了教授国学,他和杨莲金一道查阅资料,开设音乐、美术、智力游乐等多维课程,同时,他们还根据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读书报告,颁发文学小硕士学位证书以作鼓励。在夏昭炎的努力下,假期学生们越来越多,甚至邻村的家长闻讯之后,都骑着摩托车送孩子来学习。

 

夏昭炎深知寒门学子上学不易,他组织村民成立高桥奖学基金,将自己获得省、县书香家庭称号以及感动株洲十大人物的奖金全数捐出。凡是考上大学、硕士的学生都能获得奖励。一位受资助的、走出乡村的大学生给夏昭炎写信:钱虽不多,却饱含着教授的深情,也从精神上鼓励我时刻前行。

 

活动中心对村民生活的改变还在继续。

 

妻子杨莲金是湖南省湘潭市卫生局的退休职工。了解一些专业的医疗保健知识。夏昭炎就和妻子杨莲金一道学习保健操,每天下午1∶30带着村民一起运动。为了普及保健知识,他们还专设课堂,从基本知识入手,自编教材讲课,由杨莲金担任主讲。除去春节,农历每月初三和十六都是雷打不动的医学讲堂教学日,附近的村、镇也慕名来请两位老人去讲课。

在医疗知识的普及下,老人们的高血压降下来了,头不痛了。一位曾被医生诊断为手术风险大、严重静脉曲张的村民也在夏昭炎夫妇的悉心照顾下痊愈,成了保健课的忠实学生。

 

如今,活动中心人气很高,村民们都感叹:我们茶余饭后都来看书和锻炼,邻里和睦、身体健康、儿女放心,真要谢谢夏老师夫妇给我们打造了一个农家幸福院!”

新闻链接:2014年9月22日《中国妇女报03

    http://paper.cnwomen.com.cn/content/2014-09/22/00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