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大众对教育基本而强烈的诉求,既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也是政府推动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城市与农村本是义务教育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没有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就没有整个国家义务教育的整体发展,就没有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必须切实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让同处一片蓝天下的孩子们早日享受到公平而优质的教育。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自教育部2005年颁发《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制定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依然严重。一是城乡办学条件差距大。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不健全、装备陈旧,如体育场地匮乏,实验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舞蹈室等功能教室不全,设施不配套;存在“城镇大班化,乡村空校化”“乡村弱”和“城镇挤” 两极分化现象。二是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大。农村学校生均教育经费远低于城镇学校,尤其是中西部贫困、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还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城乡教师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不少教师外流,客观上加大了城乡办学差距。三是城乡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村学校师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不合理,一些乡村学校缺少音、体、美、信息、英语等学科专业教师,有的村小存在教师一人承担多科目或多年级教学任务;农村教师的数量紧缺,经济条件好的乡镇学校教师超编,经济条件差的乡镇学校教师不足,个别偏远山区还存在着教师包班、复式教学现象。
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存在的城市优先发展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深层原因。调查发现,中西部县区原本不足的财政只能集中有限资源集中建设优质学校,而忽视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有的县80% 左右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城镇学校。二是“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使农村学校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与发达地区学校存在巨大落差。在“省级统筹”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县级财政拿不出足够的资金用于教育。三是乡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区新建学校需要大量教师,乡村优秀教师就成为强力引进对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失衡。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策。首先要科学制定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省、市、县(区)政府应通过相应政策、制度设计,突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打破城乡二元僵局,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促进城乡教育互动联结、相互帮扶、消解差距。城乡教育的矛盾也主要集中在县域范围内县镇和乡村教育上,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科学规划县域教育均衡发展。其次,切实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是国家为深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要真正落到实处,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此外,要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从目前一些地方的实践来看,教师实行“县管校聘”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全县区域内的师资统一调配,各学校根据需要从全县所有教师中聘请自己所需要的教师,最大程度地实行资源整合,合理配置各学科教师,突出解决城乡学校师资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补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短板。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新闻链接:2018年03月12日湖南日报第11版:理论·智库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8-03/12/content_1293033.htm?div=-1
湖南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联系电话 0731-58290394
邮政编码 411201
联系地址 湖南省湘潭市桃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