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文/记者 曾志前 通讯员 朱晓琳 图/曾志前)5月25日下午,从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奖表彰会上获悉:在湖南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中,我校共获特别奖一项,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四项。校党委书记田银华作为全省获奖单位的唯一代表致获奖感言。
此次表彰会是湖南省人文社科类级别最高的评奖盛会。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首次将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和省优秀社科成果这三大奖项进行了集中表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路建平,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勇,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龚建明等领导出席。来自湖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市直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省级学会、市(州)委宣传部、社科联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共300余人参加会议。
据田银华介绍,我校始终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结合起来,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努力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研究,通过社科研究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和办学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涌现了许多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人才。在服务学校和社会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了“智囊团”和“智力库”的作用,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会上,刘建武教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了“湖南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这是我校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专家。
“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是由省委、省政府委托湖南省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对我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的一种奖励,每四年评选一次,旨在表彰在社科研究、社科普及领域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促进高素质社科理论湘军的成长壮大,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湖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此次评审,经过初评、复评、公示等环节,最终共评选出11名“第四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和8名“第二届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
湖南日报、湖南经视、红网等媒体对此次表彰会进行了报道,湖南经视还对刘建武教授进行了专访。
附:获奖成果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特别奖,刘建武,著作)
小农经济效率分工改进论(一等奖,向国成、韩绍凤,著作)
湖南灾荒史(一等奖,杨鹏程、郑自军、郑利民、张颖华、简婷、黄庆琳,著作)
集群创新网络与区域国际竞争力(二等奖 ,刘友金、叶文忠、刘莉君、戴魁早、易秋平、罗登辉,论文)
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二等奖,刘建武、吴怀友、尹杰钦、戴开尧,著作)
领导干部道德素质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视角(三等奖,尹杰钦,著作)
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研究(三等奖,宋元林、赵惜群,论文)
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比较研究(三等奖,李建华、李红革、孙明湘、荣立武,论文)
儒学和谐合理性——兼与工具合理性、交往合理性比较(三等奖,陆自荣,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