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丹桂飘香的九月,科大的校园依旧绿荫葱茏。美丽的广场,黝黑的柏油路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06级新生的到来。经历了五十天紧张的招录工作后,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校迎来了从祖国各地奔赴而来的06级新生。学校组织的大规模新生入学接待工作于9月7日全面展开,持续了整整三天。在学校的精心策划与组织下,近8000名新生已顺利入学,并于9月11日至22日投入紧张的军训。
精心准备迎新
今年迎新工作的圆满完成与学校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9月初,学校专门召开迎新工作专题会议,对整个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学校各部门、各学院共同努力,积极配合。为确保迎新工作能顺利进行,学校想新生之所想,急新生之所急,注重每一个迎新细节的安排。
9月初,校学工处、团委组织并培训了一支由近千名师生组成的迎新志愿者队伍。同时,学校安排28辆大巴作为迎新专用车,并配备近50名工作人员。迎新期间,学校还在湘潭火车站、湘潭长途汽车站、湘潭汽车西站、第一图书馆后坪及北校区体育馆前坪专设了迎新服务台,负责将新生及家长分批送至南、北校区。迎新服务台前,迎新志愿者们一张张的笑脸,一声声的问候,还有及时递上的清茶,缓解了长途跋涉的新生和家长的疲倦;迎新车上,跟车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介绍我校概况、新生报到程序,热情解答新生和家长的提问。
焕然一新的科大校园处处洋溢着热情和温馨。第一图书馆玻璃窗上高挂着19个学院名称的标志牌格外醒目。标志牌下,19个用遮阳蓬搭起的迎新工作台连成了一条科大人同心奋战的生命线。在这里,每位新生都可及时领到一份周详的《新生入学报到须知》。为方便新生运送生活用品和大件行李,大部分学院还特地为新生租用了人力三轮车。
考虑到第一图书馆后坪是人流、车流最集中的地方,为保证迎新现场的安全和稳定,学校专门安排了保卫处工作人员24小时站岗执勤。
在缴费处,工作人员现场监督系统。考虑到存储业务将会随新生的到来急剧上升,工商银行科大分理处9月5日起只面向新生办理学杂费收缴业务。
为了不使任何一名品学兼优的科大学子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我校完善了“奖、贷、助、补、减、免”的资助体系,开通了“绿色通道”。面对暂时无法缴齐费用的贫困新生,学校坚持让其先入住宿舍,安定下来。相关部门和各学院的迎新人员协同帮助困难新生办理入学手续,确保各方渠道畅通。
细心周到迎新
“真幸运能够来到这个大家庭,学姐给我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帮助都使我越来越有信心。我开始深爱这里。”采访中一个新生这样说到。
记者在迎新现场看到:新生刚下车,迎新人员就立即帮忙提行李,热情带领新生报道注册,买餐卡,领取卧具和军训用品,并送至相应的寝室,一路上不忘提醒刚入校应注意的事项,主动介绍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等经验。安顿好一切后,迎新人员还主动留下自己电话号码,新生及家长如遇到问题或麻烦时就能再次得到帮助。迎新期间,天空不时下起小雨。为了方便迎新,许多迎新人员放弃了打伞。当被问起为什么热情如此高涨时,人文学院参加迎新的刘同学说:“不为别的,新生入校的感觉我们也都体会过,当年学长们对我的帮助还历历在目,让我倍感温馨。现在这个任务就落在我们的肩上了,我们也想把这份温馨传递给学弟学妹们。”
商学院的新生张桦告诉记者,由于学校离家较近,他是独自来报到的。到校后,由于未能收到学校统一寄出的银行卡而无法顺利交费。当他神情沮丧、不知所措时,迎新工作人员主动而热情地帮他顺利完成了报到。随后,在学长的带领下,他又很快地熟悉了校园环境,融入了新的生活。张桦真诚地对记者说,来年迎新时,他也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样受到迎新人员热情帮助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班的刘俊杰同学也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在这里度过愉快而充实的四年,并且学有所成。
在新生到校的高峰期,我校党委副书记刘建武和学工处工作人员先后来到了湘潭市的几个新生接待站,看望迎新师生,仔细询问新生入校情况和安全等问题。刘建武还不时与新生及家长进行沟通。
在迎新工作进入尾声时,我校大部分学院及时召开了新生家长座谈会。学院负责人亲自出席座谈会,与新生家长亲切谈心,详细回答家长们关心的专业选择、就业、考研、住宿、饮食、网络设施及放假购票等问题。一位来自山西的刘姓家长感叹到:“学校想得真周到,把孩子放在这里读书,我放心。”
9月9日晚上7点,从新生接待站驶回了最后一辆迎新车,至此,我校2006年迎新工作圆满完成。不久后,科大的校园里,会传出新生们朗朗的读书声;科大的舞台上,会有新生们活跃的身影。在这个灿烂的季节里,数千名新生带着对明天的期望,对未来的憧憬,迈进了湖南科技大学的校门,步入了魂牵梦萦的象牙塔。我们深信,科大的明天会因为注入了这些新鲜的血液而变得更加美好。
(万青 整理;韩映莉 李瑾 赵伊密 田洋 谭冬姣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