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建党八十三周年暨表彰先进大会上的讲话
肖国安
(2004年6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同时表彰在我校合并融合、改革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首先,我代表校党委向全校共产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全体共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学习,也希望受到表彰的党组织和个人,再接再厉,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83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的83年,是前赴后继,披荆斩棘的83年,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83年,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83年。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们经历两个80多年,在前80多年中,中国由一个比较强盛的国家,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了连绵不断的战乱和动荡之中。那时,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从1842年到1949年,中国共签订了1100多宗不平等条约,古老的中国一度被侵略者瓜分得四分五裂,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在这80多年中,中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此起彼伏的探索和抗争。但是,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从戊戍变法到辛亥革命,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付出巨大代价,作出自己的历史贡献的同时,都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国力更加衰弱,战乱更加频繁,真可谓民不聊生,国不成国。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被列强瓜分走向完整独立,从经济衰弱走向繁荣富强的新的80多年。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方向。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四个阶段,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一个备受凌辱、任人宰割、四分五裂的中国,成为一个享有民族独立与国家主权、受到国际社会尊敬的中国;使一个经济凋敝、造不出一辆自行车的中国,成为一个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的中国;使一个教育落后、几乎完全不懂得现代科技的中国,成为一个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才辈出、正在攀登世界先进科技高峰的中国;使一个人民饥寒交迫、一盘散沙的中国,成为一个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各方面充分权利的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80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发展,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今天,我们纪念党的生日,就是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学习先辈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在我校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从而使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在两校合并融合过程中,广大共产党员带头树立科大意识,积极加快融合,稳步推进合并,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各级党组织高举科大旗帜,抓住发展主旋律,以发展促进融合,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从2002年9月科大筹建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校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奋进,不但顺利推进了合并融合,而且使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两年来,我们圆满顺利完成了筹建工作,基本完成了实质性合并融合,成功地召开了“双代会”,隆重举行了成立庆典,学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教学科研秩序日趋稳定,师资队伍不断加强,办学条件较大改善。以上成绩的取得凝聚了科大教职工特别是广大共产党员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广大共产党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两校合并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考验与挑战,湖南科大不是两校简单的叠加或拼凑,而应该是实质性的融合与升华,学校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建设怎样的科大,怎样建设好科大”。校党委就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形成了初步的办学思路,即树立一个目标(省属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明确两个定位(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实现三个并重(文理工并重、教学科研并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抓住四个重点(即教育质量、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校园文化),处理好五个关系(即规模与质量、遵循教育规律与遵循市场规律、严与宽、德与才、党风与学风的关系),落实六条措施(即以人为本、依靠群众,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严谨治校、从严治学,强化科研、提高水平,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立足长远、稳健发展)。实现上述目标,完成上述任务,需要全校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立党为公,弘扬正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南宋大学者朱熹认为:“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荀子·议兵》篇中说:“百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凡是做了一些对人民有益工作的人,无一不是爱岗敬业的人。爱岗敬业的实质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高度珍重和忠实,在其位就要自觉地负其责、出其力、尽其职、成其事。岗位无贵贱,职业无尊卑。对于共产党员来说,爱岗敬业更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问题。一个人是否有爱岗敬业精神,也反映一个人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时,是把个人摆在前头,还是把集体放在首位,是个人主义占上风,还是集体主义占上风,是乐于奉献,还是惯于索取。一个爱岗敬业的人,一个具有主人翁意识和为人民服务意识的人,工作就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即使干的是极其平凡的工作,他也能为人民、为单位、为国家作出很大贡献。
在我校广大党员和教职工中,一方面,我们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同志,他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工作,他们艰苦奋斗、无私无畏地奉献,他们以校为家、勤勤恳恳为学校服务。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同志的敬业精神不如人意,有的对工作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不求进取;有的对工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负责任;有的对工作推诿拖拉,表面应付,不求实效。以上这些不良现象只是个别现象,但挫伤了众多努力工作的同志的积极性,影响了学校的工作,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必须以清醒的头脑,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来同这些不良现象作斗争。
共产党员立党为公,弘扬正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我想具体要带头做到“六兴、六治”。
一是兴勤奋学习之风,大力治“混”。所谓“混”就是“混日子”,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个别同志奉行“混世主义”的处世哲学,上班拖拖拉拉,值班哼哼哈哈,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有其职而不尽其责,只要“混”得过去就行。个别干部工作没有压力,不读书不读报;碌碌无为,满足于不犯错误,当太平官;有的负责同志不敢负责,不敢坚持原则,热衷于当“好好先生”,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治“混”,关键是要大兴勤奋学习之风,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在现代社会,无论谁都有一个不断学习的问题,尤其是在高等院校工作的同志,学习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要不断学习,才能在工作上不断进步,即使教授,也要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落后,只能当挂牌教授,更何况我们一般干部和工作人员呢?有的同志说,我是当工人的还要学什么?这是一种错误观点。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提不高,就无法服务育人,在工作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不提高素质,就难以胜任现有的工作岗位。
二是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力治“浮”。所谓“浮”就是“浮躁”飘浮,是指凡事只求浅尝辄止,沉不下心来,浮在表面。犯这种毛病的同志,办事马马虎虎,工作敷衍了事。如个别同志满足于例行公事,照葫芦画瓢,不学习,不思考,工作低标准、低要求,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的同志工作纪律松驰,上班迟到、早退司空见惯;有的同志只要把职称解决了,就万事大吉;有的同志遇到急、难、重的任务就绕道走,实在绕不开,就上推下卸。治“浮”的关键是要大兴真抓实干之风,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高度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珍惜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比比困难企业的职工,比比下岗职工,比比待业的人员,我们的待遇要高得多,而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强度,哪怕是工作时间则要优越得多,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努力工作,没有任何理由不把自己的工作干好。
三是兴雷厉风行之风,大力治“拖”。所谓“拖”是指“拖拉”,工作拖拉推诿,消极怠工,个别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紧迫感,办事象打“太极拳”,推推拉拉,疲疲沓沓,对领导交付的工作,喜欢强调条件、困难、甚至讲点价钱,或者口头满口答应,下去一动不动,象一个磨,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了,就不动了,有时把容易解决的事,甚至是轻而易举的事拖成了久而不决的老大难,或者将火烧眉毛的事拖出了大问题,而他本人,仍优哉游哉,若无其事。治“拖”,关键是要大兴雷厉风行之风,工作要快节奏,说干就干,一干就干好,不拖拉,不推诿,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以工作为重,以工作为荣。把学校的事,当我们自己的事,处处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工作。
四是兴无私奉献之风,大力治“要”,所谓“要”,就是“索要”,是指不讲奉献,只求索取,极个别同志往往工作不尽职尽责,不尽心尽力,但在个人利益上非常认真,斤斤计较。如有的同志总认为学校亏了他,稍不如意,稍不顺心,就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埋怨别人多,检讨自己少;有的同志雇佣思想严重,拿多少钱就干多少活,不给钱就不干活,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治“要”关键是要大兴无私奉献之风,每一位同志都要想到学校就是我们自己的家,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学校就是大树,如果我们不为大树浇水、施肥,甚至乘了凉不说,还要破坏这棵树,一旦大树倾倒,我们到哪里去乘凉呢?天上没有馅饼,即使有也不会自动掉下来,我们要换换思维方式,“不要问学校给予了我们什么,而要问我给学校做了什么?”
五是兴勤俭节约之风,大力治“奢”。所谓“奢”,是指“奢侈”,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奢侈”的思想根源是“享乐主义”。时下,有些同志在公务活动中不考虑学校物力、财力,不仅要吃饱喝足,而且要大吃大喝,甚至吃不完,喝不了,大量丢弃;表现在“行”方面,有的同志没有车不办事,甚至没有好车也不办事,出差在外,一出门就“打的”;表现在“玩”方面,有些人公款旅游名山大川觉得还不过瘾,进一般娱乐场所觉得也不够刺激。治“奢”,核心是要大兴勤俭节约之风,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节约每一分钱,用于学校的建设。
六是兴廉洁自律之风,大力治“贪”。所谓“贪”就是指贪污腐化,贪图享受。在我校,贪图享受者有之,贪污腐化者有之,设立小金库,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利益者也有之。贪的根源是贪心,一个人应知足常乐,以工作为乐,而不能把心事放在金钱上,贪心不足的人往往是要出事的。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有侥幸心理。古人说得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即使不暴露,你的心灵也将不得安宁。最近中央颁发了《两个条例》,广大党员应认真学习好,并身体力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一个人要做到廉洁自律,其实也很容易,那就是去掉贪心,少些欲望,知足常乐。这是解决廉洁自律的根本。从具体措施上,那就是要遵守中央提出的“四大纪律、八项要求”。
同志们,以上现象仅仅是个别现象,仅仅在个别同志身上存在,没有普遍性,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必须依靠于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共产党员的敬业和奉献精神。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们应该坐得住、静得下,认真思考,谋划工作。如果我们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疏于进取,不思创造,学校的发展就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学校就没有希望。学校的运转机制如同一台机器,是由上千个部件所组成的,既有起主干作用的主轴,也有起主动运转作用的齿轮,还有不可缺少的小小螺丝钉。它们在一台机器里,无论是大型、小型、微型的,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全体教职员工不管所处的位置是否有主次之分,在作用上有无大小之别,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担任主角,演好自己的角色,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发展,才能前进。
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是一个漂亮的词汇,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该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因此,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不能把爱岗敬野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具体工作中,体现行动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谢谢大家!